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中小城市信用服务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常州为例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2-14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4-17页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第17-18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8-19页
第二章 信用服务产业的内涵及支撑理论第19-31页
    第一节 现代信用体系和信用服务产业的内涵及边界第19-25页
        一、现代信用体系的内涵及边界第19-20页
        二、信用服务产业的内涵及边界第20-21页
        三、信用服务产业链的内涵第21-25页
    第二节 信用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撑理论第25-31页
        一、信息不对称信息理论第25-26页
        二、交易成本理论第26-27页
        三、博弈论第27-28页
        四、公共选择理论第28-31页
第三章 国内外信用服务产业发展状况第31-40页
    第一节 国外信用服务产业发展状况第31-32页
    第二节 国内信用服务产业发展状况第32-35页
    第三节 常州信用服务产业的发展现况第35-40页
        一、常州市信用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第36页
        二、常州市信用服务机构的业务情况第36-37页
        三、常州市信用服务机构的经营状况第37-38页
        四、常州市信用服务市场状况第38-40页
第四章 常州市信用服务产业的发展模式及态势分析(SWOT)第40-50页
    第一节 信用服务产业发展模式第40-43页
        一、“两阶段”的发展模式第40页
        二、“两阶段”发展模式的动因剖析第40-42页
        三、信用服务产业链的结构类型选择第42-43页
    第二节 常州市信用服务产业发展的 SWOT 态势分析第43-46页
        一、SWOT 的概念第43页
        二、常州市发展信用服务产业的优势第43-44页
        三、常州市发展信用服务产业的劣势第44页
        四、常州市发展信用服务产业的威胁第44-46页
        五、常州市发展信用服务产业的机会第46页
    第三节 常州市信用服务产业发展可采取的战略选择第46-50页
        一、WO——扭转型战略第47页
        二、WT——防御性战略第47页
        三、SO——增长型战略第47-48页
        四、ST——多元化战略第48-50页
第五章 常州市信用服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第50-67页
    第一节 常州市信用服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第50-59页
        一、路径选择第50-51页
        二、指导思想第51-52页
        三、奋斗目标第52页
        四、主要任务第52-59页
    第二节 常州市信用服务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第59-67页
        一、加强与常州市中长期规划的衔接第59-60页
        二、明确政府在信用服务产业发展初期的作用第60-61页
        三、加快建立政府级别的信用资信数据库第61-63页
        四、向社会开放所拥有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第63-65页
        五、努力培育常州信用服务市场第65页
        六、关于发展模式和产业链结构类型的建议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L(上海)公司多元用工模式下员工管理实践研究
下一篇:刑事和解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