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干式气密检测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10-17页 |
1.2.1 干式气密检测法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2 干式气密检测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2.3 干式气密检测的主要应用领域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干式气密性检测的理论研究及基于容积补偿测试系统的原理 | 第18-36页 |
2.1 干式气密性检测的理论研究 | 第18-26页 |
2.1.1 气体泄漏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公式 | 第18-20页 |
2.1.2 泄漏容器内压力的变化分析 | 第20-22页 |
2.1.3 含差压值参数的气体泄漏量的实验计算公式 | 第22-24页 |
2.1.4 直压方式检测的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2.1.5 差压方式检测的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2.2 基于容积补偿的差压式气体检漏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 第26-30页 |
2.2.1 工作原理介绍 | 第26-28页 |
2.2.2 基于容积补偿的差压式气体检漏装置的检测过程 | 第28-30页 |
2.3 基于容积补偿的差压式气体检漏装置实验过程的分析 | 第30-34页 |
2.3.1 充气过程 | 第30-32页 |
2.3.2 平衡过程 | 第32-33页 |
2.3.3 检测过程 | 第33页 |
2.3.4 排气过程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基于容积补偿的检漏装置的构建 | 第36-48页 |
3.1 差压传感器 | 第36-42页 |
3.1.1 EI和E形膜的应力分析 | 第36-38页 |
3.1.2 E形、El形膜的非线性分析 | 第38-39页 |
3.1.3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 | 第39-42页 |
3.2 补偿气缸与电磁阀、过滤阀的选型 | 第42-43页 |
3.2.1 补偿气缸的选型 | 第42页 |
3.2.2 电磁阀、过滤阀的选型 | 第42页 |
3.2.3 驱动装置 | 第42-43页 |
3.3 检漏装置的构建 | 第43-47页 |
3.3.1 管路系统的构建 | 第43页 |
3.3.2 控制及数据采集模块的构建 | 第43-47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容积补偿的检漏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软件编程 | 第48-61页 |
4.1 基于容积补偿的检漏系统 | 第48-49页 |
4.1.1 检漏系统总体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4.2 控制方法 | 第49-55页 |
4.2.1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9-53页 |
4.2.2 系统仿真 | 第53-55页 |
4.3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5-59页 |
4.3.1 实验系统的软件构成 | 第55-57页 |
4.3.2 实验系统的测试流程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气密检测系统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76页 |
5.1 系统自泄漏测试 | 第62-64页 |
5.1.1 系统保压测试 | 第63-64页 |
5.1.2 差压传感器误差实验标定 | 第64页 |
5.2 基于容积补偿检漏法的测量结果 | 第64-68页 |
5.3 基于容积补偿的检漏装置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68-70页 |
5.4 无容积补偿的测试结果分析 | 第70-71页 |
5.5 有、无补偿两种测试方法优劣对比 | 第71-73页 |
5.6 测试误差分析 | 第73-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6页 |
6.2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