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1 虚拟设计的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1.2 虚拟设计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1.3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设计要求与结构特点 | 第15-22页 |
2.1 配气机构的功用和设计要求 | 第15页 |
2.2 配气机构的布置和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2.3 配气机构的构造及其主要参数确定 | 第17-21页 |
2.3.1 气门组 | 第17-20页 |
2.3.2 传动组 | 第20页 |
2.3.3 驱动组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配气凸轮机构设计的关键技术 | 第22-41页 |
3.1 配气凸轮机构设计概论 | 第22-25页 |
3.1.1 配气凸轮设计要求 | 第22-23页 |
3.1.2 凸轮机构设计的主要问题 | 第23页 |
3.1.3 配气凸轮设计的准则 | 第23-25页 |
3.2 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 | 第25-31页 |
3.2.1 运动规律参数名称及定义 | 第25-26页 |
3.2.2 运动参数的无因次化 | 第26-27页 |
3.2.3 从动件运动规律 | 第27-29页 |
3.2.4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特性值 | 第29-30页 |
3.2.5 运动规律的选择 | 第30-31页 |
3.3 凸轮型线设计 | 第31-40页 |
3.3.1 凸轮轮廓的组成 | 第31-32页 |
3.3.2 缓冲曲线的设计 | 第32-34页 |
3.3.3 工作段运动曲线设计 | 第34-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基于MATLAB和VRML虚拟设计平台的研究 | 第41-64页 |
4.1 虚拟设计概述 | 第41-44页 |
4.1.1 虚拟设计概念 | 第41页 |
4.1.2 虚拟设计的优点 | 第41-42页 |
4.1.3 虚拟设计与虚拟制造的关系 | 第42页 |
4.1.4 虚拟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 第42-43页 |
4.1.5 虚拟设计的技术基础“虚拟现实” | 第43-44页 |
4.2 基于Web的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 | 第44-53页 |
4.2.1 VRML简介 | 第45-46页 |
4.2.2 VRML的体系结构 | 第46-47页 |
4.2.3 VRML空间坐标 | 第47-48页 |
4.2.4 VRML造型 | 第48-53页 |
4.3 MATLAB技术基础知识 | 第53-63页 |
4.3.1 MATLAB简介 | 第53-54页 |
4.3.2 MATLAB程序设计——M文件 | 第54-59页 |
4.3.3 Simulink概述 | 第59页 |
4.3.4 MATLAB的虚拟现实工具箱 | 第59-61页 |
4.3.5 MATLAB中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技术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64-69页 |
5.1 系统软硬件要求 | 第64-65页 |
5.1.1 硬件需求 | 第64页 |
5.1.2 软件需求 | 第64-65页 |
5.2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65-67页 |
5.2.1 系统设计思想 | 第65-66页 |
5.2.2 系统工作流程 | 第66-67页 |
5.2.3 系统功能模块的确定 | 第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软件各组成模块的程序设计与运行实例 | 第69-82页 |
6.1 用户界面设计 | 第69-74页 |
6.2 参数录入模块 | 第74-75页 |
6.3 运动规律模块和校核模块 | 第75-76页 |
6.4 虚拟原型生成模块 | 第76-79页 |
6.4.1 配气机构各部分的轮廓空间坐标计算 | 第76-77页 |
6.4.2 虚拟场景文件的生成 | 第77-79页 |
6.5 动态仿真模块 | 第79-81页 |
6.6 性能分析模块 | 第81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