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写作思路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文化创意产业及其融资概述 | 第13-21页 |
2.1 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13-14页 |
2.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 第13页 |
2.1.2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 第13-14页 |
2.1.3 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14页 |
2.2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特点和主要方式 | 第14-18页 |
2.2.1 融资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 | 第14-15页 |
2.2.2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特点 | 第15页 |
2.2.3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 第15-16页 |
2.2.4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 第16-17页 |
2.2.5 文化创意产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方式的选择 | 第17-18页 |
2.3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1页 |
2.3.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现状 | 第18-19页 |
2.3.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1页 |
3 文化创意产业众筹融资方式的优势和劣势 | 第21-32页 |
3.1 众筹融资概述 | 第21-24页 |
3.1.1 众筹融资的内涵 | 第21页 |
3.1.2 众筹融资的分类 | 第21-22页 |
3.1.3 众筹融资的运行流程 | 第22页 |
3.1.4 众筹融资的运行机制 | 第22-23页 |
3.1.5 众筹项目取得成功的因素 | 第23-24页 |
3.2 众筹融资方式的发展现状 | 第24-29页 |
3.2.1 国外众筹融资的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3.2.2 国内众筹融资的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3.2.3 文化创意产业运用众筹方式融资的现状 | 第28-29页 |
3.3 文化创意产业采用众筹融资方式的优势 | 第29-30页 |
3.3.1 能够有效降低投融资门槛 | 第29页 |
3.3.2 能够把融资与项目推广有机融合 | 第29页 |
3.3.3 能够把融资与项目创意设计相结合 | 第29-30页 |
3.3.4 能够把融资与慈善相结合 | 第30页 |
3.4 文化创意产业采用众筹融资方式的劣势及问题 | 第30-31页 |
3.4.1 缺乏投资者的保护措施 | 第30页 |
3.4.2 存在非法集资风险 | 第30页 |
3.4.3 盈利模式尚不成熟 | 第30-31页 |
3.5 小结 | 第31-32页 |
4 中美众筹融资环境对比及美国案例分析 | 第32-37页 |
4.1 中美众筹融资环境对比 | 第32-34页 |
4.1.1 信用体系 | 第32页 |
4.1.2 投融资环境 | 第32-33页 |
4.1.3 项目类别 | 第33页 |
4.1.4 监管环境 | 第33-34页 |
4.2 美国文化创意项目众筹融资的成功案例分析 | 第34-37页 |
4.2.1 案例概况 | 第34-36页 |
4.2.2 案例启示 | 第36-37页 |
5 我国文化创意项目众筹融资的案例分析 | 第37-41页 |
5.1 我国的文化创意项目众筹融资平台 | 第37-38页 |
5.2 我国的文化创意项目众筹融资案例 | 第38-40页 |
5.2.1 案例概况 | 第38-39页 |
5.2.2 案例启示 | 第39-40页 |
5.3 小结 | 第40-41页 |
6 文化创意产业众筹融资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 | 第41-44页 |
6.1 文化创意产业众筹融资的发展趋势 | 第41-42页 |
6.1.1 股权众筹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众筹融资的主要形式 | 第41页 |
6.1.2 优质项目将是文化创意产业众筹融资的首要选择 | 第41页 |
6.1.3 文化创意产业众筹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趋于完善化 | 第41-42页 |
6.2 对文化创意企业运用众筹融资方式的建议 | 第42页 |
6.2.1 有效构建众筹融资模式 | 第42页 |
6.2.2 文化创意企业运用众筹融资方式要注意的问题 | 第42页 |
6.3 对加强众筹融资监管的政策建议 | 第42-44页 |
6.3.1 严格众筹平台的准入制度 | 第42页 |
6.3.2 加强对融资主体的监管 | 第42-43页 |
6.3.3 实施对投资者适当性的监管 | 第43-44页 |
7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