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选题原由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综述 | 第10-14页 |
一、文化产业相关文献 | 第10-11页 |
二、手风琴相关文献 | 第11-12页 |
三、关于教育产业和手风琴教育产业 | 第12-14页 |
第三节 论文的理论与方法 | 第14-17页 |
一、论文的理论 | 第14-17页 |
(一) 整体论视野下的手风琴教育文化产业 | 第14-16页 |
(二)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与手风琴教育文化产业 | 第16-17页 |
二、论文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一)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二) 参与观察法 | 第17页 |
(三) 个案访谈法 | 第17页 |
(四) 文献研究 | 第17页 |
第二章 中国手风琴教育文化产业的背景 | 第17-20页 |
第一节 手风琴在中国的发展 | 第17-18页 |
一、传入期(20世纪初--1949) | 第17-18页 |
二、建国初期(1949——1966) | 第18页 |
三、文革时期——夹缝中的生存(1966-1978) | 第18页 |
四、繁荣期(1978—20世纪末) | 第18页 |
第二节 中国手风琴专业教育的发展情况 | 第18-19页 |
第三节 非音乐院校手风琴教育文化产业的出现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北京市手风琴教育文化产业现状调查 | 第20-56页 |
第一节 问卷调查 | 第20-50页 |
一、问卷调查情况说明 | 第20-21页 |
(一) 问卷设计 | 第20页 |
(二) 问卷构成 | 第20页 |
(三) 样本与统计方法 | 第20-21页 |
二、学生组的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21-37页 |
三、家长组的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37-50页 |
第二节 个案访谈 | 第50-56页 |
第四章 手风琴教育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 第56-61页 |
第一节 体制化的文化资本与手风琴产业 | 第56-59页 |
一、体制化的文化资本 | 第56-58页 |
二、国家艺术特长生政策变化的影响 | 第58-59页 |
第二节 大型手风琴活动的参与情况与思想的转变 | 第59-61页 |
一、考级人数呈现下降趋势 | 第59页 |
二、艺术节情况不容乐观 | 第59页 |
三、音乐会上座率低 | 第59页 |
四、思想的转变——从"证书"到"能力"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手风琴教育产业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与发展对策 | 第61-66页 |
第一节 手风琴教育产业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61-63页 |
一、经济发展带来更多选择 | 第61页 |
二、民乐热分流部分生源 | 第61页 |
三、手风琴教学体系跟市场脱钩,学生学琴后可以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少 | 第61-62页 |
四. 手风琴的文化形象 | 第62-63页 |
五、学生课业负担重 | 第63页 |
第二节 北京市手风琴教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 第63-66页 |
一、用手风琴为其他演出形式伴奏,突出手风琴伴奏的功能 | 第63-64页 |
二、向法国手风琴界学习 | 第64页 |
三、大力、全面、广泛宣传手风琴文化 | 第64-65页 |
四、转变教学思路 | 第65页 |
五、向更广泛的人群招收学员 | 第65页 |
六、与演出市场相结合 | 第65页 |
七、邀请中外专家举办各种有益的活动 | 第65-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引注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1 学生组问卷 | 第70-73页 |
附2 家长组问卷 | 第73-75页 |
附3 个案组访谈提纲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