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事组织论文

药品技术转让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引言第10-14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2 该领域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第10-12页
        1.2.1 药品技术转让的概念及可转让范围规定不清第10-11页
        1.2.2 药品技术转让合同与药品开发(委托)合同常混淆使用第11页
        1.2.3 交易者对转让途径存在选择适用困难第11页
        1.2.4 药品技术转让的部分政策法规存在不合理之处第11-12页
        1.2.5 交易者对药品技术转让中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第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1 案例研究第12页
        1.3.2 文献研究第12页
        1.3.3 比较分析法第12-13页
        1.3.4 统计分析法第13页
        1.3.5 综合研究法第13页
    1.4 有关说明第13-14页
2. 药品技术转让制度概述第14-23页
    2.1 相关法律规定第14-16页
        2.1.1 技术转让相关法律规定第14页
        2.1.2 药品技术转让相关法律规定第14-15页
        2.1.3 药品技术转让的历史和现状第15-16页
    2.2 药品技术转让概念第16-18页
        2.2.1 国际对技术转让的定义第16页
        2.2.2 我国技术转让的定义第16页
        2.2.3 药品技术转让的定义第16-17页
        2.2.4 相似概念第17-18页
            2.2.4.1 药品技术转移第17-18页
            2.2.4.2 药品技术转化第18页
    2.3 药品技术转让发展的必然性第18-20页
    2.4 药品技术转让的构成要件第20-21页
        2.4.1 当事人第20页
        2.4.2 存在可转让的药品技术第20-21页
        2.4.3 转让标的为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第21页
    2.5 药品技术转让的特点第21-23页
        2.5.1 行政干预性第21页
        2.5.2 技术价值的不稳定性第21-22页
        2.5.3 技术信息持有的不对称性第22页
        2.5.4 技术转让的时效性第22页
        2.5.5 技术转让的多样性第22-23页
3. 药品技术转让合同与药品开发(委托)合同的区别第23-28页
    3.1 概念的区别第23-24页
    3.2 法律特征的区别第24-26页
        3.2.1 标的不同第24-25页
        3.2.2 风险责任不同第25页
        3.2.3 是否存在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第25-26页
    3.3 权利义务的区别第26页
    3.4 案例分析第26-28页
4. 药品技术转让的内容第28-35页
    4.1 带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转让第29-32页
        4.1.1 药品批文转让第29-30页
        4.1.2 《新药证书》的转让第30-31页
        4.1.3 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转让第31-32页
    4.2 不带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转让第32-35页
        4.2.1 工艺技术转让第32-33页
            4.2.1.1 化学药品工艺技术转让第32-33页
            4.2.1.2 中药工艺技术转让第33页
            4.2.1.3 生物制药工艺技术转让第33页
        4.2.2 专利技术转让第33-34页
        4.2.3 药品试验数据转让第34-35页
5. 药品技术转让的途径第35-39页
    5.1 单纯的药品技术转让第35页
    5.2 企业并购第35-37页
        5.2.1 兼并第36页
        5.2.2 收购第36-37页
            5.2.2.1 股权收购第36-37页
            5.2.2.2 资产收购第37页
    5.3 企业合并第37-38页
    5.4 企业分立第38-39页
6. 药品注册法规对药品技术转让规定的合理性第39-45页
    6.1 “控股转让”规定不合理第39-41页
        6.1.1 违反法的效力位阶原则第39页
        6.1.2 导致相同情况不同政策对待的情形第39-40页
        6.1.3 药品技术价值认定不合理第40页
        6.1.4 与立法目的相违背第40-41页
    6.2 “药品批文转让”实质为行政许可的转让第41页
    6.3 部分药品技术缺乏转让必要性第41-42页
        6.3.1 多家生产的品种缺乏转让必要性第41-42页
        6.3.2 未进行系统研究、评价的药品缺乏转让必要性第42页
    6.4 同一剂型的药品技术仅限于一次性转让给一家企业第42-43页
    6.5 将药品批准文号认定为无形资产第43-45页
    6.6 相关法规立法目的存在欠缺第45页
7. 药品技术转让存在的风险第45-61页
    7.1 药品品种本身存在的风险第46-48页
        7.1.1 部分品种技术不得转让第46页
        7.1.2 部分品种技术在限制条件下方可转让第46页
        7.1.3 部分品种技术转让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不予批准第46-47页
        7.1.4 部分品种原料资源匮乏第47-48页
    7.2 药品技术本身存在的风险第48-52页
        7.2.1 药品技术的合法性第48-50页
        7.2.2 药品技术的真实性第50页
        7.2.3 药品技术的可实施性第50-51页
        7.2.4 药品技术的成熟性第51页
        7.2.5 药品技术的先进性第51-52页
        7.2.6 药品技术的生命周期第52页
    7.3 药品专利权权利存在瑕疵或缺陷第52-55页
        7.3.1 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第52-53页
        7.3.2 专利权终止第53-54页
        7.3.3 专利权被强制许可第54页
        7.3.4 存在其它专利权实施许可协议第54页
        7.3.5 存在在先使用权第54-55页
        7.3.6 专利实施依赖于其它专利的许可第55页
        7.3.7 专利权权属存在争议第55页
    7.4 药品技术转让存在的市场风险第55-57页
        7.4.1 已转让药品技术进行再转让第55-56页
        7.4.2 拟受让品种的竞争产品数量第56页
        7.4.3 药品技术的市场需求量第56页
        7.4.4 市场启动的难易第56-57页
        7.4.5 药品技术盈利期的长短第57页
    7.5 药品技术转让存在的政策风险第57-61页
        7.5.1 医保政策第57-58页
        7.5.2 基本药物政策第58页
        7.5.3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第58-59页
        7.5.4 监管政策第59页
        7.5.5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第59-60页
        7.5.6 地方保护政策第60-61页
8. 结论与探讨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示例)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屏时代的移动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下一篇:小型化关节力矩传感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