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公司开拓中国市场的探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和路线 | 第10-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2 研究路线 | 第10-12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2-14页 |
2.1.1 营销战略定位理论 | 第12页 |
2.1.2 营销策略组合理论 | 第12-14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2.1 关于如何进行定位的研究 | 第14-16页 |
2.2.2 关于营销策略的其他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第3章 K公司简介 | 第19-24页 |
3.1 K公司所属行业简介 | 第19-21页 |
3.2 K公司简介 | 第21-22页 |
3.3 K公司主要产品简介 | 第22-24页 |
第4章 K公司开展国内业务遇到的困难 | 第24-27页 |
4.1 产品组合太少 | 第24页 |
4.2 品牌影响力很弱 | 第24-25页 |
4.3 销售网络不健全 | 第25-26页 |
4.4 代工厂质量不达标 | 第26页 |
4.5 物流系统效率低下 | 第26-27页 |
第5章 K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第27-37页 |
5.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 | 第27-29页 |
5.1.1 政治环境 | 第27-28页 |
5.1.2 经济环境 | 第28页 |
5.1.3 社会环境 | 第28-29页 |
5.1.4 技术环境 | 第29页 |
5.2 内部因素分析(SWOT分析法) | 第29-31页 |
5.2.1 优势 | 第29页 |
5.2.2 劣势 | 第29-30页 |
5.2.3 机会 | 第30页 |
5.2.4 威胁 | 第30-31页 |
5.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31-36页 |
5.3.1 供应商议价能力 | 第31-32页 |
5.3.2 购买者议价能力 | 第32页 |
5.3.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第32-33页 |
5.3.4 替代品威胁 | 第33页 |
5.3.5 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 | 第33-36页 |
5.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6章 K公司拓展中国市场的策略探讨 | 第37-43页 |
6.1 产品研发重定位 | 第37-39页 |
6.2 暂停本地化代加工 | 第39页 |
6.3 变成本加成定价为渗透定价 | 第39-40页 |
6.4 进行重点促销 | 第40-41页 |
6.5 开展多销售渠道建设 | 第41-42页 |
6.6 加强物流系统建设 | 第42-4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7.1 结论 | 第43-44页 |
7.2 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