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生物脱氮技术处理合成氨工业废水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2.1 氨氮废水的来源 | 第12页 |
2.2 合成氨工业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 第12-14页 |
2.2.1 合成氨工业废水的来源 | 第12-13页 |
2.2.2 合成氨工业废水的特点 | 第13页 |
2.2.3 对水环境的危害 | 第13页 |
2.2.4 对人类的危害 | 第13-14页 |
2.3 合成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2.3.1 物化处理工艺 | 第14-17页 |
2.3.2 传统生物脱氮处理工艺 | 第17-20页 |
2.3.3 新型生物脱氮处理工艺 | 第20-23页 |
第3章 工艺设计 | 第23-50页 |
3.1 处理规模 | 第23页 |
3.2 设计进出水水质 | 第23-24页 |
3.2.1 废水来源及组成 | 第23-24页 |
3.2.2 设计进出水水质 | 第24页 |
3.3 工艺流程 | 第24-29页 |
3.3.1 废水特征分析 | 第24-25页 |
3.3.2 工艺流程确定 | 第25-29页 |
3.4 预计处理效果 | 第29-30页 |
3.5 工艺设计 | 第30-36页 |
3.5.1 设计依据 | 第30页 |
3.5.2 设计计算 | 第30-36页 |
3.6 主要构筑物 | 第36-37页 |
3.7 主要设备 | 第37-41页 |
3.8 总图布置 | 第41-42页 |
3.8.1 总平面图布置原则 | 第41页 |
3.8.2 总平面布置 | 第41页 |
3.8.3 竖向布置及场地雨水排水 | 第41-42页 |
3.8.4 道路及绿化系统 | 第42页 |
3.9 建筑方案 | 第42-44页 |
3.9.1 建筑设计 | 第42-43页 |
3.9.2 结构设计 | 第43-44页 |
3.10 公用工程 | 第44-49页 |
3.10.1.给水排水 | 第44页 |
3.10.2 供配电 | 第44-46页 |
3.10.3 自控仪表 | 第46-49页 |
3.10.4 供热及通风 | 第49页 |
3.11 消防设计 | 第49-50页 |
3.11.1 消防设计主要依据 | 第49页 |
3.11.2 建筑消防设计 | 第49页 |
3.11.3 电气消防设计 | 第49-50页 |
第4章 工艺运行效果分析 | 第50-57页 |
4.1 对CODcr的去除效果 | 第50-52页 |
4.2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52-54页 |
4.3 CODcr和氨氮的减排 | 第54-5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页 |
5.2 展望 | 第57-59页 |
第6章 附件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