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复合地基的概述 | 第10-12页 |
1.2.1 复合地基的概念及分类 | 第10-12页 |
1.2.2 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复合地基静动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各向异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2 复合地基模型理论分析 | 第17-29页 |
2.1 复合地基的基本理论 | 第17-19页 |
2.1.1 复合地基置换率 | 第17页 |
2.1.2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 | 第17-18页 |
2.1.3 复合地基沉降 | 第18-19页 |
2.2 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模型 | 第19-28页 |
2.2.1 横观各向同性土体弹性应力应变关系 | 第20-23页 |
2.2.2 横观各向同性土体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 | 第23-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复合地基静力特性研究 | 第29-40页 |
3.1 复合地基中有限单元法及优越性 | 第29-33页 |
3.2 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33-34页 |
3.3 工程实例分析 | 第34-38页 |
3.3.1 工程概况 | 第34页 |
3.3.2 计算简图 | 第34-35页 |
3.3.3 计算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复合地基动力特性研究 | 第40-56页 |
4.1 动力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第40-41页 |
4.2 确定阻尼矩阵和积分方法 | 第41-45页 |
4.2.1 阻尼矩阵的确定 | 第41-43页 |
4.2.2 积分方法的确定 | 第43-45页 |
4.3 横观各向同性介质动力边界条件的建立及有限元程序的编制 | 第45-51页 |
4.3.1 人工边界条件 | 第45-47页 |
4.3.2 动力边界的建立 | 第47-50页 |
4.3.3 程序设计及功能说明 | 第50-51页 |
4.4 动力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4.4.1 有限元网格划分及动力边界条件 | 第51页 |
4.4.2 输入地震波及地震参数 | 第51-52页 |
4.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 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