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仁果类论文--梨论文

梨自交亲和性突变机制及自花结实性种质的创制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缩略词第15-16页
文献综述第16-38页
    1 花柱自交(不)亲和决定因子:S-RNase基因第17-20页
        1.1 S-RNase结构和功能第18页
        1.2 S基因型鉴定方法第18-20页
    2 花粉自交不亲和性特异性决定因子第20-25页
        2.1 与S基因座连锁的基因第20页
        2.2 S基因座F-box基因(SLF/SFB)-花粉S基因第20-21页
        2.3 鉴定F-box基因的方法第21-23页
        2.4 S-RNase与SLF/SFBs的作用机理第23页
        2.5 SFB基因与自交不亲和性及亲和性的关系第23-25页
    3 参与S-RNase介导SI反应的其它因子第25-26页
        3.1 HT修饰基因第25页
        3.2 其它因子第25-26页
    4 自交不亲和性反应机理模型第26-28页
        4.1 简单的胞内抑制剂工作模型第27页
        4.2 改进的胞内抑制剂工作模型第27-28页
    5 梨自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第28-33页
        5.1 梨SI的表现第28-29页
        5.2 梨自交不亲和性花柱S基因蛋白产物的分离及特性鉴定第29-30页
        5.3 梨自交不亲和基因表达特性第30-31页
        5.4 梨花柱S-RNase的作用机理第31页
        5.5 梨花柱S基因的克隆及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第31-33页
    6 梨自交亲和性的表现机制及应用进展第33-36页
        6.1 梨自交亲和性的表现第33页
        6.2 梨自交亲和性的机制第33-36页
        6.3 梨自交亲和性的应用第36页
    7 梨自交(不)亲和性研究展望第36-38页
第一章 四倍体梨‘沙01’自交亲和性的突变机制第38-5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9-43页
        1.1 授粉试验第39-40页
        1.2 花粉管原位萌发荧光检测第40页
        1.3 DNA和RNA提取第40页
        1.4 S-RNase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第40-42页
        1.5 S-RNase基因real-time PCR分析第42-43页
        1.6 细胞学鉴定第43页
        1.7 流式细胞仪关于DNA含量的检测第43页
        1.8 花朵、子房和花药大小比较第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55页
        2.1 ‘沙01’自花及异花授粉花粉管生长特性及坐果率第43-45页
        2.2 花朵、子房和花药大小比较第45-46页
        2.3 染色体数目比较第46-47页
        2.4 ‘沙01’自交后代倍性的鉴定第47-49页
        2.5 ‘库尔勒香梨’和‘沙01’均含有S_(22)-RNase和S_(28)-RNase基因第49-50页
        2.6 ‘沙01’自交后代S基因遗传规律的研究第50-55页
    3 讨论第55-56页
    4 小结第56-58页
第二章 二倍体梨‘早冠’自交亲和性的突变机制第58-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9-62页
        1.1 田间授粉试验第59页
        1.2 花粉管原位萌发荧光检测第59页
        1.3 DNA和RNA提取第59页
        1.4 S-RNase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第59-60页
        1.5 S-RNase基因real-time PCR分析第60-61页
        1.6 ‘早冠’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分离规律第61页
        1.7 花柱可溶性蛋白2D-PAGE分析第61-6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2-74页
        2.1 ‘早冠’、‘雅清’及‘新雅’基因型的鉴定第62-64页
        2.2 自花授粉以及相互授粉条件下坐果率的比较分析第64-65页
        2.3 自花授粉以及相互授粉条件下花粉管萌发和生长的比较分析第65-67页
        2.4 ‘早冠’后代S基因分离规律的鉴定第67-69页
        2.5 ‘早冠’S-RNase基因全长RT-PCR及结构分析第69-72页
        2.6 花柱可溶性蛋白的2D-PAGE检测第72-74页
    3 讨论第74-75页
    4 小结第75-76页
第三章 ‘鸭梨’和‘金坠梨’花粉SFBB基因的分离及SLF/SFB基因间进化关系第76-9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7-79页
        1.1 试验材料第77页
        1.2 基因组DNA提取第77-78页
        1.3 ‘鸭梨’和‘金坠梨’花粉SFBB基因型鉴定第78页
        1.4 SFBB基因扩增片段的回收、测序第78页
        1.5 SFBB基因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第78-79页
    2 结果第79-85页
        2.1 ‘金坠梨’和‘鸭梨’SFBB结构域的分析第79-82页
        2.2 梨不同PpSFB基因的聚类分析第82-85页
    3 讨论第85-88页
        3.1 ‘金坠梨’和‘鸭梨’SFBB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无差异第85-86页
        3.2 蔷薇科植物SLF/SFB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第86-88页
    4 小结第88-90页
第四章 梨自花结实性种质的创制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90-106页
    第一节 快速鉴定梨自花结实性株系的分子标记方法第90-9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2-93页
            1.1 植物材料第92页
            1.2 田间授粉及杂交种育苗第92页
            1.3 DNA提取第92页
            1.4 S-RNase基因特异性PCR扩增第92-93页
            1.5 产物的回收、测序第9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3-95页
            2.1 自花结实性株系的标记与鉴定第93-95页
            2.2 S_4~(sm)-RNase基因的验证第95页
        3 讨论第95-97页
    第二节 一种创造100%梨自交亲和性种质的方法第97-10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7-99页
            1.1 植物材料第97-98页
            1.2 田间授粉及杂交种育苗第98页
            1.3 DNA提取第98页
            1.4 S-RNase基因特异性PCR扩增第98-9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9-102页
            2.1 S-RNase基因扩增与鉴定第99-100页
            2.2 后代株系中S_4~(sm)-RNase基因的验证第100-102页
        3 讨论第102-104页
            3.1 利用亲和性S基因纯合体来快速创制自花结实性种质第102-103页
            3.2 鉴定梨自花结实的方法第103-104页
        4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五章 梨S-RNase基因纯合体种质的创制与鉴定第106-11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7-108页
        1.1 试验材料第107页
        1.2 授粉处理第107页
        1.3 DNA提取第107页
        1.4 S-RNase基因的PCR扩增第107-10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8-113页
        2.1 田间坐果率调查第108-109页
        2.2 S-RNase基因型鉴定第109-112页
        2.3 纯合体植株S-RNase基因的克隆与验证第112-113页
    3 讨论第113-115页
    4 小结第115-116页
综合讨论第116-124页
全文结论第124-126页
创新之处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4页
附图第144-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第146-148页
致谢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夏枯草种质资源与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转基因水稻向不同杂草稻基因漂移的潜在风险及其杂交/回交后代的适合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