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0-12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2.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8页 |
3.1 趣味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 第18-19页 |
3.1.1 趣味教学法设计理念 | 第18页 |
3.1.2 趣味教学法目标设计 | 第18页 |
3.1.3 趣味教学法内容设计 | 第18-19页 |
3.1.4 趣味教学法组织形式设计 | 第19页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9-22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3.2.2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3.3 实验设计方案 | 第22-28页 |
3.3.1 趣味教学法在篮球课堂基本知识中的应用 | 第22页 |
3.3.2 趣味教学法在篮球各项技术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 第22-26页 |
3.3.3 时间地点 | 第26-28页 |
4 趣味教学法在篮球选项课的测试内容 | 第28-32页 |
4.1 身体素质与体能测试内容 | 第28页 |
4.2 教学内容的测试 | 第28-32页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2-42页 |
5.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对比分析 | 第32页 |
5.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对比分析 | 第32-34页 |
5.3 教学内容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5.3.1 运球计时测试成绩分析 | 第34-35页 |
5.3.2 投篮测试成绩分析 | 第35-36页 |
5.3.3 传接球测试成绩 | 第36-38页 |
5.4 实验前后学生锻炼态度成绩的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5.5 学期前和学期末学生参与篮球运动情况的对比分析 | 第39-4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2-44页 |
6.1 结论 | 第42页 |
6.2 建议 | 第42-44页 |
6.2.1 增加速度素质练习的趣味 | 第42-43页 |
6.2.2 增加跳跃能力练习的趣味 | 第43页 |
6.2.3 增加自主性练习的趣味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