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7页 |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7-8页 |
·关怀状态的缺失 | 第7页 |
·全纳教育思想的启示 | 第7-8页 |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家庭结构与社会转型产生的急剧变化 | 第8-9页 |
·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 | 第9页 |
·正确把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方向 | 第9页 |
·研究问题的方法及设计 | 第9-11页 |
·研究问题的取样 | 第9-10页 |
·研究问题的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问题的思路设计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现状 | 第11-16页 |
·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弱势群体 | 第23-24页 |
·内涵 | 第23-24页 |
·外延 | 第24页 |
·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 | 第24-27页 |
·内尔·诺丁斯简介 | 第24-25页 |
·关怀教育理论概述 | 第25-27页 |
第二章 JM小学教育现状调查呈现 | 第27-52页 |
·校园文化 | 第27-49页 |
·校园物质文化 | 第27-30页 |
·校园精神文化 | 第30-36页 |
·校园制度文化 | 第36-49页 |
·师资队伍 | 第49-50页 |
·教师数量及学历水平 | 第49页 |
·师资培训 | 第49-50页 |
·师生比例 | 第50页 |
·生源家庭背景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关怀理论视角下JM小学教育现状探析 | 第52-62页 |
·JM小学面临的新挑战 | 第52-56页 |
·教育的首要目的:关怀能力的培养 | 第52-54页 |
·教育的核心目的:促进幸福 | 第54-56页 |
·探析JM小学教学及管理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56-62页 |
·教学过程 | 第56-58页 |
·管理、课程及评价 | 第58-62页 |
第四章 启示和建议 | 第62-71页 |
·社会政策 | 第62-63页 |
·政府资金倾向性投入与明确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政策相结合 | 第62页 |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关怀性社会救助及捐助 | 第62页 |
·福利制度不断完善与正确社会道德导向 | 第62-63页 |
·弱势群体子女学校管理 | 第63-69页 |
·关怀型学校管理 | 第64页 |
·关怀型教师的培养 | 第64-65页 |
·关怀型学生的培养 | 第65-69页 |
·弱势群体子女家庭教育 | 第69-71页 |
·构建健康和谐家庭教育环境 | 第70页 |
·完善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制度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