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7-18页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进展及简要评价 | 第8-16页 |
1. 研究进展 | 第8-16页 |
2. 简要评价 | 第16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一章 蔡和森党建思想和实践的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 | 第18-25页 |
一、世界革命运动的时代呼唤 | 第18-20页 |
1.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 第18-19页 |
2. 各国共产党纷纷成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 第19-20页 |
二、中国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 | 第20-22页 |
1.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 | 第20-21页 |
2.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两次国内革命战争 | 第21-22页 |
三、深厚文化底蕴的滋养熏陶 | 第22-25页 |
1. 湖湘文化精神的滋养 | 第22-23页 |
2. 良母言传身教的熏陶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蔡和森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成就和实践贡献 | 第25-46页 |
一、五四时期对党的建设的初步探索 | 第25-28页 |
1. 组建新民学会,孕育党建雏形 | 第25-27页 |
2. 参与五四运动,接触马列主义 | 第27-28页 |
二、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党的建设的理念和实践 | 第28-34页 |
1. “猛看猛译”,终为“极端马克思派” | 第28-30页 |
2. 首提“中国共产党”,论证建党思想和原则 | 第30-32页 |
3. 领导留法学生运动,参与创建旅欧中共支部 | 第32-34页 |
三、主编党刊《向导》,致力先进理论引领党的建设 | 第34-40页 |
1. 推动国共合作,积极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 第35-36页 |
2. 强调独立自主,争取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 第36-38页 |
3. 坚持工农革命,论证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工农 | 第38-40页 |
四、开创党史研究先河,总结党的经验教训 | 第40-46页 |
1. 总结党早期领导革命斗争的经验,指引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 | 第40-42页 |
2. 批判党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点,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第42-43页 |
3. 剖析机会主义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强调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 | 第43-46页 |
第三章 蔡和森党建思想和实践的历史意义及当代启示 | 第46-55页 |
一、历史意义 | 第46-50页 |
1. 帮助同志进步,促进党的骨干人才的成长 | 第46-47页 |
2. 引领舆论导向,促进党的政策方针的落实 | 第47-48页 |
3. 重视党建工作,推动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 | 第48-50页 |
二、当代启示 | 第50-55页 |
1. 注重干部培养,提高党员素质 | 第50-51页 |
2. 办好党报党刊,强化理论武装 | 第51-53页 |
3. 狠抓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