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核果类论文--桃论文

桃树根系自毒物质及自毒作用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5页
    1 文献综述第12-23页
        1.1 连作障碍第12页
        1.2 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第12-17页
        1.3 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测定第17-19页
        1.4 连作障碍中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第19-21页
        1.5 桃树连作障碍研究进展第21-23页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桃树死树与活树根系环境的田间调查第25-39页
    1 引言第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2.1 试验材料第25页
        2.2 根围土的采集第25-26页
        2.3 根系的分布及根系、根际土的采集第26页
        2.4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记数第26页
        2.5 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测定第26-27页
        2.6 土壤脲酶的测定第27页
        2.7 土壤转化酶的测定第27页
        2.8 土壤酸性磷酸酶的测定第27-28页
        2.9 土壤及桃树根皮及木质部中CN-的测定第28页
        2.10 盆栽苗土壤的选取第28页
        2.11 盆栽试验设计第28页
        2.1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第28页
        2.13 毛桃砧木幼苗生理指标测定第28-29页
        2.14 数据分析第29页
    3 结果分析第29-35页
        3.1 桃树死树根际与根围土中微生物数量的年间变化第29-30页
        3.2 桃树死树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年间变化第30页
        3.3 桃树根皮、木质部及不同大小根系中CN-的含量第30-31页
        3.4 桃树死树与活树土壤中CN-的含量第31-33页
        3.5 不同土层中桃树根系的分布第33-35页
    4 讨论第35-39页
        4.1 桃树根系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第35页
        4.2 桃树根系土壤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第35-36页
        4.3 桃树不同类型根系中CN-含量第36页
        4.4 桃树根系土壤中CN-含量的空间变化第36-37页
        4.5 桃树死树与活树根际土壤中CN-含量的比较第37页
        4.6 桃树根系土壤中CN-自毒浓度的初步探讨第37-38页
        4.7 桃树连作土壤中抑制了毛桃实生幼苗的生长第38-39页
第三章 桃树根系分泌物、根系韧皮部与木质部及桃树连作土壤中化感物质组分的分离鉴定及化感效应的研究第39-51页
    1 引言第39-4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0-43页
        2.1 吸附树脂及预处理第40页
        2.2 桃幼苗根系分泌物的收集第40页
        2.3 桃树根皮及木质部乙醇浸提液的制备第40-41页
        2.4 桃树连作土壤水提物第41页
        2.5 根系分泌物的生物活性测定第41-42页
        2.6 桃树根皮及木质部乙醇浸提液的生物活性测定第42页
        2.7 连作土壤水提物各组分活性筛选第42页
        2.8 桃树根系分泌物中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第42-43页
        2.9 桃树根系韧皮部与木质部浸提液中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第43页
        2.10 桃树连作土壤化感作用优势组分中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第43页
        2.11 数据分析第43页
    3 结果第43-48页
        3.1 毛桃根系分泌物的生物活性测定第43-45页
        3.2 桃根系韧皮部与木质浸提液对桃实生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5-47页
        3.3 连作土壤水提物不同方法提取组分活性筛选第47-48页
        3.4 毛桃根系分泌物自毒物质的成分分析第48页
        3.5 桃树根皮及根系木质部乙醇浸提液的成分分析第48页
        3.6 桃树连作土壤优势组分的成分分析第48页
    4.讨论第48-51页
        4.1 毛桃实生幼苗根系分泌物第48-49页
        4.2 桃根系组织中自毒物质第49-50页
        4.3 桃树连作土壤中的化感物质第50-51页
第四章 桃树根皮浸提液及自毒物质对毛桃实生幼苗自毒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第51-66页
    1 引言第5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1-54页
        2.1 根皮乙醇浸提液的制备第51页
        2.2 根皮水提液的制备第51页
        2.3 苯甲酸、苯甲醛、棕榈酸及混合处理液的配制第51-52页
        2.4 盆栽实验第52页
        2.5 光合作用参数及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第52页
        2.6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52-53页
        2.7 保护性酶的测定第53页
        2.8 透射电镜制样及观察第53页
        2.9 化感作用效应敏感指数(RI)评估第53-54页
        2.10 数据分析第54页
    3 结果分析第54-62页
        3.1 桃树根皮浸提液及根系自毒物质对毛桃实生幼苗生长的影响第54-57页
        3.2 桃树根皮浸提液及自毒物质对毛桃实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第57-59页
        3.3 桃树根皮浸提液及自毒物质对毛桃实生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9-60页
        3.4 桃树根皮浸提液及自毒物质对毛桃实生幼苗根系MDA含量的影响第60页
        3.5 桃树根皮浸提液及自毒物质对毛桃实生幼苗生长及根系超微结构的影响第60-62页
    4 讨论第62-66页
        4.1 自毒物质对毛桃实生幼苗生长的影响第62页
        4.2 自毒物质对毛桃实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第62-63页
        4.3 自毒物质对毛桃实生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第63-64页
        4.4 自毒物质对毛桃实生幼苗根尖超微结构的影响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82页
附表及图版第82-92页
附录Ⅰ 课题资助情况第92页
附录Ⅱ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水稻分蘖角度和剑叶夹角的遗传基础解析
下一篇: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感染GF-1和SSN-1细胞的microRNA组与转录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