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2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1.卢梭寓言教育思想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 第8页 |
2. 卢梭寓言教育思想对我国寓言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第8-9页 |
3.关于卢梭寓言教育思想的研究相对匮乏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 寓言 | 第10页 |
2. 寓言教育 | 第10-11页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20-21页 |
一、卢梭的生平及著作 | 第21-24页 |
(一)卢梭的生平 | 第21-23页 |
(二)《爱弥儿》简介 | 第23-24页 |
二、卢梭寓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24-31页 |
(一)自然教育理论 | 第24-28页 |
1.三重教育思想 | 第24-25页 |
2.自然与自然教育 | 第25-26页 |
3.自然教育的进程 | 第26-28页 |
(二) 消极教育理论 | 第28-31页 |
1.消极教育与积极教育 | 第28-29页 |
2.消极教育的实质 | 第29-31页 |
三、卢梭寓言教育思想的具体内涵 | 第31-39页 |
(一)寓言教育的对象:青年人 | 第32-34页 |
1.寓言教育不适于儿童 | 第32-33页 |
2.青年人是寓言教育的对象 | 第33-34页 |
(二)寓言教育的目的:培养自然人 | 第34-36页 |
(三)寓言教育的时机:青年人犯错误时进行寓言教育 | 第36-37页 |
(四)寓言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 第37-39页 |
1.自然适应性原则 | 第37-38页 |
2.兼具启发诱导与量力性的教育方法 | 第38-39页 |
四、卢梭寓言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39-46页 |
(一)审慎选择寓言教育对象 | 第39-41页 |
(二)正确发挥寓言教育功效 | 第41-42页 |
(三)恰当选编寓言教育素材 | 第42-43页 |
(四)合理选用寓言教育方式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