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3页
    一、选题意义第10页
    二、业界研究情况第10-11页
    三、本文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构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第13-21页
    一、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构建的理论依据第13-16页
        (一)理论依据来源第13-15页
        (二)构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意义第15-16页
    二、环境责任保险的内涵第16-19页
        (一)基本概念第16-17页
        (二)环境责任保险的特征第17页
        (三)环境责任保险的道德风险第17-18页
        (四)环境责任保险的功能第18-19页
    三、构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第19-21页
        (一)风险转移的客观需求第19页
        (二)第三方监督机制引入的设想第19页
        (三)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要求第19-20页
        (四)推进经济化市场经营第20-21页
第二章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第21-29页
    一、我国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第21-22页
        (一)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情况第21页
        (二)我国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第21-22页
    二、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实施背景及立法状况第22-29页
        (一)我国环境污染状况及原因探究第22-24页
        (二)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立法状况第24-25页
        (三)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状况第25-27页
        (四)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7-29页
第三章 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介绍及启示第29-36页
    一、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相关情况介绍第29-32页
        (一)美国环境责任保险第29-30页
        (二)德国环境责任保险第30页
        (三)欧盟环境责任保险第30-31页
        (四)法国环境责任保险第31页
        (五)英国的环境责任保险第31页
        (六)日本环境责任保险第31-32页
    二、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2-36页
        (一)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形式第33页
        (二)环境责任保险的强制性与自愿性第33-34页
        (三)环境责任保险核心机构第34页
        (四)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法律法规第34-36页
第四章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设计第36-47页
    一、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模式的选择第36-37页
    二、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机构的选择第37-38页
        (一)承保机构模式第37页
        (二)我国承保机构模式及应然选择第37-38页
    三、我国环境责任保险范围的界定第38-41页
        (一)承保渐近性环境污染事故第39页
        (二)明确环境责任保险的除外责任第39-40页
        (三)增设环境责任保险险种第40-41页
    四、我国环境责任保险赔偿方式和费率的确定第41-44页
        (一)实行累计最高责任限额制第41页
        (二)更长的索赔时效第41-42页
        (三)设定免赔额第42页
        (四)我国环境责任保险费率的确定第42-44页
    五、完善我国环境责任法制建设第44-47页
        (一)转变我国环境立法目标模式第44页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第44-45页
        (三)修订现行相关法律及制度,补充环境责任保险相关内容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全认缴制下的资本充实责任研究
下一篇:论影响上市公司股权质权实现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