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酶工程论文

罗布麻脱胶菌种产果胶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制剂的制备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综述第11-20页
    1.1 罗布麻概述第11-12页
        1.1.1 罗布麻生长及分布状况第11页
        1.1.2 罗布麻纤维结构特点第11页
        1.1.3 罗布麻的用途第11-12页
        1.1.4 罗布麻生物法脱胶研究概况第12页
    1.2 果胶酶概述第12-15页
        1.2.1 果胶的组成及结构第12-14页
        1.2.2 微生物果胶酶性质及分类第14页
        1.2.3 微生物果胶酶主要产生菌第14页
        1.2.4 果胶酶在生物脱胶领域的应用第14-15页
    1.3 固定化酶技术研究概况第15-19页
        1.3.1 固定化酶技术主要方法第15-19页
            1.3.1.1 载体固定化第15-16页
            1.3.1.2 无载体固定化第16-19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果胶酶液的制备及其初步纯化第20-26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2页
        2.1.1 菌种第20页
        2.1.2 主要试剂第20页
        2.1.3 主要仪器第20-21页
        2.1.4 主要溶液配制第21-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4页
        2.2.1 培养基第22页
        2.2.2 发酵液中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2-23页
        2.2.3 还原糖标准曲线的测定第23页
        2.2.4 还原糖法测定果胶酶活力第23页
        2.2.5 种子液及果胶酶粗酶液的制备第23-24页
        2.2.6 果胶酶液初步纯化第24页
            2.2.6.1 硫酸铵沉淀第24页
            2.2.6.2 透析第2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4-26页
        2.3.1 蛋白含量及还原糖标准回归方程第24页
        2.3.2 果胶酶液分离纯化的效果分析第24-26页
第三章 果胶酶的固定化及酶学性质分析第26-42页
    3.1 实验材料第26页
        3.1.1 主要试剂第26页
        3.1.2 主要仪器第26页
    3.2 实验方法第26-30页
        3.2.1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的活力测定方法第26-27页
        3.2.2 果胶酶聚集体的制备条件的确定第27-28页
            3.2.2.1 沉淀剂的选择第27页
            3.2.2.2 游离果胶酶浓度的确定第27页
            3.2.2.3 沉淀时间的确定第27页
            3.2.2.4 聚集温度的确定第27-28页
            3.2.2.5 聚集pH的确定第28页
        3.2.3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制备条件的确定第28-29页
            3.2.3.1 戊二醛浓度的选择第28页
            3.2.3.2 交联温度的确定第28页
            3.2.3.3 交联时间的确定第28-29页
        3.2.4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的酶学性质分析第29-30页
            3.2.4.1 果胶酶聚集体交联前后的形态学变化第29页
            3.2.4.2 最适反应温度的确定第29页
            3.2.4.3 最佳反应pH的确定第29页
            3.2.4.4 热稳定分析第29页
            3.2.4.5 pH稳定性分析第29页
            3.2.4.6 有机溶剂中活性比较第29-30页
            3.2.4.7 贮存稳定性比较第3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0-42页
        3.3.1 果胶酶聚集体条件的确定第30-34页
            3.3.1.1 沉淀剂的选择第30-31页
            3.3.1.2 游离果胶酶浓度的确定第31页
            3.3.1.3 沉淀时间的选择第31-32页
            3.3.1.4 聚集温度的选择第32-33页
            3.3.1.5 聚集pH的选择第33-34页
        3.3.2 交联果胶酶聚集条件的确定第34-36页
            3.3.2.1 戊二醛浓度的选择第34页
            3.3.2.2 果胶酶聚集体交联温度的选择第34-35页
            3.3.2.3 果胶酶聚集体交联时间的选择第35-36页
        3.3.3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的酶学性质分析第36-42页
            3.3.3.1 果胶酶聚集体交联前后的形态学变化第36页
            3.3.3.2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的最适反应温度第36-37页
            3.3.3.3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的最适反应pH第37-38页
            3.3.3.4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的热稳定性分析第38-39页
            3.3.3.5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的pH稳定性分析第39页
            3.3.3.6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的有机溶剂耐受性分析第39-40页
            3.3.3.7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的贮存稳定性分析第40-42页
第四章 固定化果胶酶的罗布麻脱胶效果研究第42-47页
    4.1 材料与仪器第42页
        4.1.1 菌种第42页
        4.1.2 实验原料第42页
    4.2 实验方法第42-44页
        4.2.1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的制备第42页
        4.2.2 沤麻液第42-43页
        4.2.3 残胶率的测定第43页
        4.2.4 罗布麻果胶所需的交联果胶酶聚集体量的确定第43页
        4.2.5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脱胶时间的确定第43-44页
        4.2.6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脱胶的操作稳定性第4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4-47页
        4.3.1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脱胶含量的确定第44-45页
        4.3.2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的脱胶时间的确定第45-46页
        4.3.3 交联果胶酶聚集体脱胶的操作稳定性第46-4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5.1 结论第47页
    5.2 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α-金盏花酸、β-金盏花酸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
下一篇:海洋生物溶菌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产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