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背景介绍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可靠性理论概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1.2.3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内容 | 第17-20页 |
1.3.1 研究主要工作 | 第17页 |
1.3.2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7-20页 |
2 动车组高压电气系统故障分析 | 第20-46页 |
2.1 高压电气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 第20-41页 |
2.1.1 受电弓典型故障分析 | 第20-23页 |
2.1.2 绝缘子典型故障分析 | 第23-26页 |
2.1.3 高压电缆典型故障分析 | 第26-30页 |
2.1.4 高压互感器典型故障分析 | 第30-33页 |
2.1.5 避雷器典型故障分析 | 第33-35页 |
2.1.6 断路器典型故障分析 | 第35-37页 |
2.1.7 隔离开关典型故障分析 | 第37-38页 |
2.1.8 牵引变压器典型故障分析 | 第38-41页 |
2.2 高压电气系统故障分类及影响 | 第41-44页 |
2.2.1 高压电气系统故障分类 | 第41页 |
2.2.2 故障影响度及危害性分析 | 第41-43页 |
2.2.3 基于故障分析提高可靠性的建议 | 第43-4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3 动车组高压电气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 第46-70页 |
3.1 可靠性建模和分析方法 | 第46-49页 |
3.1.1 可靠性建模方法 | 第46-47页 |
3.1.2 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 | 第47-49页 |
3.2 动车组高压电气系统可靠性建模 | 第49-59页 |
3.2.1 CRH_1型动车组 | 第49-52页 |
3.2.2 CRH_2型动车组 | 第52-54页 |
3.2.3 CRH_3型动车组 | 第54-56页 |
3.2.4 CRH_5型动车组 | 第56-57页 |
3.2.5 CRH380B型动车组 | 第57-59页 |
3.3 上海局动车组高压电气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59-65页 |
3.3.1 基础数据统计 | 第59-61页 |
3.3.2 可靠性分析 | 第61-65页 |
3.4 长客厂CRH380B动车组高压电气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65-68页 |
3.4.1 可靠性规律验证 | 第65-66页 |
3.4.2 可靠性分析 | 第66-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4 动车组高压电气系统可靠性分析软件 | 第70-78页 |
4.1 软件功能介绍 | 第70-71页 |
4.2 软件逻辑构架 | 第71-7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5 动车组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 | 第78-90页 |
5.1 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介绍 | 第78-80页 |
5.1.1 试验目的与意义 | 第78-79页 |
5.1.2 预防性试验说明 | 第79-80页 |
5.2 避雷器预防性试验 | 第80-85页 |
5.2.1 试验目的与方案 | 第80-81页 |
5.2.2 现场试验情况 | 第81-83页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3-85页 |
5.3 牵引变压器预防性试验 | 第85-89页 |
5.3.1 试验方案概述 | 第85-86页 |
5.3.2 现场试验情况 | 第86-88页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8-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10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