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1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危岩体定量数据采集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危岩体结构面强度参数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危岩体信息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第2章 危岩失稳模式及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21-33页 |
2.1 危岩失稳模式 | 第21-23页 |
2.2 不同失稳模式下危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9页 |
2.3 危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类 | 第29-32页 |
2.3.1 内、外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2.3.2 难、易获取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 3D 打印技术的危岩体边界条件和参数研究 | 第33-70页 |
3.1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及数据处理软件 | 第33-39页 |
3.1.1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基本组成及特点 | 第33-34页 |
3.1.2 三维数据处理软件及二次开发可行性讨论 | 第34-36页 |
3.1.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危岩体调查中的工作路线 | 第36-39页 |
3.2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危岩地质信息采集应用 | 第39-46页 |
3.2.1 扫描点云坐标与大地坐标拟合 | 第39-41页 |
3.2.2 几何尺寸及角度测量 | 第41页 |
3.2.3 控制性节理产状测量 | 第41-42页 |
3.2.4 准确定位及三维坐标查询 | 第42-43页 |
3.2.5 危岩体高精度剖面图获取 | 第43-44页 |
3.2.6 危岩体赋存环境三维图分析 | 第44-46页 |
3.3 基于 3D 打印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结构面参数研究 | 第46-69页 |
3.3.1 3D 打印技术 | 第46-47页 |
3.3.2 室内结构面剪切实验设计 | 第47-56页 |
3.3.3 结构面剪切实验及结果 | 第56-61页 |
3.3.4 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研究 | 第61-69页 |
3.4 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危岩体稳定性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 第70-84页 |
4.1 设计思路与开发工具 | 第70-72页 |
4.2 软件二次开发代码及数据库设计 | 第72-76页 |
4.2.1 软件代码编写 | 第72-75页 |
4.2.2 数据库连接 | 第75-76页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第76-83页 |
4.3.1 菜单栏模块 | 第77-78页 |
4.3.2 少变量录入模块 | 第78-79页 |
4.3.3 多变量提取模块 | 第79-80页 |
4.3.4 稳定性系数计算和导出模块 | 第80-83页 |
4.4 小结 | 第83-84页 |
第5章 工程应用 | 第84-94页 |
5.1 某水电站边坡典型危岩赋存环境及基本特征 | 第84-87页 |
5.2 危岩稳定性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 | 第87-90页 |
5.3 适用性评价 | 第90-93页 |
5.4 小结 | 第93-94页 |
结论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