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气体轴承结构型式及其主要特征 | 第10-15页 |
1.2.1 简单结构气体轴承 | 第11页 |
1.2.2 箔片气体轴承 | 第11-12页 |
1.2.3 可倾瓦气体轴承 | 第12-13页 |
1.2.4 橡胶圈加稳气体轴承 | 第13-14页 |
1.2.5 双气膜气体轴承(浮环气体轴承) | 第14-15页 |
1.2.6 鼠龙弹性支撑气体轴承 | 第15页 |
1.3 气体轴承稳态特性研究 | 第15-16页 |
1.4 转子—气体轴承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第16-20页 |
1.4.1 转子—气体轴承—弹性支撑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 第18页 |
1.4.2 气体轴承系统中转子的不对中研究 | 第18-19页 |
1.4.3 转子—气体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 | 第19-20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0-21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垂直供气静压气体轴承三维流场仿真 | 第22-35页 |
2.1 垂直供气气体轴承的相关参数 | 第22-23页 |
2.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23-28页 |
2.2.1 简化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23-25页 |
2.2.2 数值计算及边界条件 | 第25页 |
2.2.3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5-26页 |
2.2.4 k 模型 | 第26-27页 |
2.2.5 剪切应力传输模型(SST 模型) | 第27-28页 |
2.2.6 动力粘度系数 | 第28页 |
2.2.7 静压气体轴承数值仿真计算控制方程 | 第28页 |
2.3 数值仿真过程及分析 | 第28-30页 |
2.4 数值计算方案 | 第30-31页 |
2.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1-33页 |
2.5.1 不同偏心对静压气体轴承的影响 | 第31-32页 |
2.5.2 不同转速对静压气体轴承的影响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垂直供气静压气体轴承气膜力模型 | 第35-49页 |
3.1 气膜力及气膜刚度的定义 | 第35-37页 |
3.2 偏心率和转速对静压气体轴承气膜力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1 偏心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2 转速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 供气方式对静压气体轴承气膜力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供气孔数量及大小对静压气体轴承气膜力的影响 | 第40-43页 |
3.4.1 供气孔数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2 供气孔大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 垂直供气静压气体轴承气膜力模型 | 第43-47页 |
3.5.1 主气膜力模型 | 第43-45页 |
3.5.2 交叉气膜力模型 | 第45-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转子—垂直供气气体轴承动力学特性仿真 | 第49-60页 |
4.1 垂直供气气体轴承—转子系统结构分析 | 第49-51页 |
4.2 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4.3 气体轴承—转子系统临界转速与阵型 | 第52-55页 |
4.3.1 垂直供气气体轴承气膜刚度支撑的临界转速和阵型 | 第52-53页 |
4.3.2 气膜刚度对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影响分析 | 第53-55页 |
4.4 气体轴承—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计算 | 第55-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转子—气体轴承系统实验测试及分析 | 第60-66页 |
5.1 转子—气体轴承系统实验台搭建 | 第60-62页 |
5.2 转子模态固有频率测量 | 第62-64页 |
5.3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初步对比 | 第64页 |
5.4 垂直供气气体轴承—转子系统实验研究方案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