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碳C论文

石墨烯拉伸力学性能及形态稳定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21页
        1.1.1 石墨烯概述第11-13页
        1.1.2 石墨烯的制备第13-16页
        1.1.3 石墨烯的性能第16-19页
        1.1.4 石墨烯的应用前景第19-21页
    1.2 研究现状第21-31页
        1.2.1 石墨烯力学参数的研究第22-24页
        1.2.2 石墨烯拉伸力学性能研究第24-28页
        1.2.3 石墨烯形态控制及形态稳定性研究第28-31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31-33页
第二章 石墨烯拉伸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第33-50页
    2.1 分子动力学方法第33-39页
        2.1.1 理论依据第34页
        2.1.2 算法介绍第34-36页
        2.1.3 势函数第36-37页
        2.1.4 边界条件第37页
        2.1.5 系综的分类第37-38页
        2.1.6 温度控制的方法第38-39页
    2.2 单层石墨烯几何受力模型第39-42页
    2.3 模拟方法第42页
    2.4 影响石墨烯条带(GNRs)拉伸力学性能参数的研究分析第42-49页
        2.4.1 手性及温度对GNRs拉伸力学性能的共同影响第42-44页
        2.4.2 宽度及温度对GNRs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4-46页
        2.4.3 变温模拟中温度变化速率对GNRs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2.4.4 变温模拟中初始温度对GNRs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7页
        2.4.5 变温模拟中末态温度对GNRs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7-49页
    2.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基体粗糙度对石墨烯形态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第50-74页
    3.1 理论模型第51-55页
        3.1.1 偶应力理论第51-54页
        3.1.2 研究模型第54页
        3.1.3 两种条件及研究参数的确定第54-55页
    3.2 自由滑动条件下基体粗糙度对石墨烯形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第55-62页
        3.2.1 自由滑动条件下基体波幅对石墨烯稳定形态的影响第55-57页
        3.2.2 自由滑动条件下基体波长对石墨烯稳定形态的影响第57-59页
        3.2.3 自由滑动条件下基体粗糙度对石墨烯形态跳变的影响第59-62页
    3.3 无滑动条件下基体粗糙度对石墨烯形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第62-68页
        3.3.1 基体波幅对石墨烯稳定形态和形态跳变的影响第62-65页
        3.3.2 无滑动条件下基体波长对石墨烯稳定形态和形态跳变的影响第65-68页
    3.4 尺寸效应对石墨烯形态稳定性的影响第68-72页
    3.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四章 尺寸参数和失配应变对石墨烯形态的影响第74-83页
    4.1 模型及理论介绍第74-76页
    4.2 均匀基体上石墨烯的起皱临界条件第76-80页
        4.2.1 石墨烯起皱失配应变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76-78页
        4.2.2 石墨烯起皱失配应变受石墨烯表面能的影响第78-79页
        4.2.3 石墨烯起皱临界条件受基体硬度和石墨烯层数的影响第79-80页
    4.3 硬度幂函数梯度变化基体上石墨烯的起皱临界条件第80-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石墨烯在硬度梯度变化基体上的形态稳定性研究第83-105页
    5.1 模型及理论介绍第83-85页
    5.2 自由滑动条件下石墨烯形态受硬度梯度变化基体的影响第85-96页
        5.2.1 硬度幂函数梯度变化的基体对石墨烯形态稳定性的影响第85-91页
        5.2.2 硬度指数函数梯度变化的基体对石墨烯形态稳定性的影响第91-96页
    5.3 无滑动条件下硬度梯度变化基体对石墨烯形态稳定性的影响第96-103页
    5.4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105-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2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体废弃物填埋场衬里的水力缺陷及愈合机制
下一篇: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演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