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图目录 | 第13-16页 |
表目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55页 |
1.1 引言 | 第17页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7-18页 |
1.2.1 选题依据 | 第17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4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第19-22页 |
1.4.1 关键问题 | 第19-20页 |
1.4.2 创新点 | 第20-22页 |
1.5 垃圾的定义 | 第22-23页 |
1.6 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方式 | 第23-33页 |
1.7 垃圾填埋场的类型 | 第33-35页 |
1.8 衬里系统材料 | 第35-43页 |
1.9 垃圾填埋场衬里系统 | 第43-45页 |
1.10 固体废弃物垃圾填埋场 | 第45-55页 |
第二章 复合土工膜性能的室内测试与评价 | 第55-74页 |
2.0 研究背景 | 第55-56页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56-60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56-57页 |
2.1.2 渗透试验仪器 | 第57-59页 |
2.1.3 渗透性能参数测定方法 | 第59-6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60-73页 |
2.2.1 渗透系数与渗透水头的关系 | 第60-61页 |
2.2.2 渗透系数与渗透水头路径的关系 | 第61-63页 |
2.2.3 复合土工膜渗透系数变化的微观解释 | 第63-64页 |
2.2.4 统计参数分析 | 第64-68页 |
2.2.5 防渗性能与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关系 | 第68-71页 |
2.2.6 复合土工膜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71-7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三章 不同尺寸裂缝缺陷土工膜的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 第74-84页 |
3.1 引言 | 第74-75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75-7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9-8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四章 GCL的体积变化与防渗特性 | 第84-93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84-85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85-87页 |
4.2.1 膨润土防水毯(Geosynthetic Clay Liner,GCL) | 第85-86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86-8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7-92页 |
4.3.1 反压饱和过程GCL的体积变化 | 第87-89页 |
4.3.2 GCL渗透系数与体积变化关系 | 第89-9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五章 GCL自我愈合 | 第93-107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93-94页 |
5.2 试验材料GCL | 第94-95页 |
5.3 渗透试验 | 第95-96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96-102页 |
5.4.1 含水量对GCL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96-97页 |
5.4.2 裂缝GCL的自愈效果 | 第97-102页 |
5.5 GCL渗透试验渗出液的离子分析 | 第102-106页 |
5.5.1 试验仪器及方法 | 第102-104页 |
5.5.2 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六章 存在圆形孔洞土工膜与GCL组成的复合衬里的渗透性质 | 第107-117页 |
6.1 引言 | 第107-109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109-111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1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19页 |
7.1 结论 | 第117-118页 |
7.2 展望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