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小波分析的网络流量建模、预测与仿真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6页
    1.4 课题来源第16-17页
第2章 网络流量特征及分析第17-29页
    2.1 概述第17-18页
    2.2 网络流量特征第18-23页
        2.2.1 自相似性第18-20页
        2.2.2 多分形性第20页
        2.2.3 重尾分布第20-21页
        2.2.4 长短相关性第21-23页
    2.3 网络流量模型第23-25页
        2.3.1 泊松模型第23-24页
        2.3.2 马尔科夫模型第24-25页
        2.3.3 性能评价第25页
    2.4 网络流量分析第25-28页
        2.4.1 网络级流量第25-26页
        2.4.2 网络流量预测第26-27页
        2.4.3 仿真数据来源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基于MWM的网络流量建模与预测算法第29-53页
    3.1 概述第30-37页
        3.1.1 小波变换理论第30-35页
        3.1.2 网络流量约束条件第35-37页
    3.2 基于MWM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第37-42页
        3.2.1 问题描述第38页
        3.2.2 模型介绍第38-42页
    3.3 基于MWM的网络流量预测算法第42-44页
        3.3.1 算法描述第42页
        3.3.2 算法步骤第42-44页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4-52页
        3.4.1 仿真环境及参数第44页
        3.4.2 预测结果分析第44-48页
        3.4.3 预测误差分析第48-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联合AR与BPNN模型的网络流量建模与预测算法第53-75页
    4.1 概述第54-61页
        4.1.1 AR模型第54-55页
        4.1.2 BPNN模型第55-61页
    4.2 联合AR与BPNN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第61-64页
        4.2.1 问题描述第61页
        4.2.2 模型分析第61-64页
    4.3 联合AR与BPNN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算法第64-65页
        4.3.1 策略分析第64页
        4.3.2 算法描述第64-65页
        4.3.3 算法步骤第65页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5-74页
        4.4.1 仿真环境及参数第66页
        4.4.2 预测结果分析第66-69页
        4.4.3 预测误差比较第69-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联合GM与WGN的网络流量建模与预测算法第75-93页
    5.1 概述第75-81页
        5.1.1 问题分析第75-76页
        5.1.2 GM与WGN第76-81页
    5.2 联合GM与WGN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第81-82页
        5.2.1 问题定义第81页
        5.2.2 模型介绍第81-82页
    5.3 联合GM与WGN的网络流量预测算法第82-84页
        5.3.1 策略分析第82-83页
        5.3.2 算法描述第83-84页
        5.3.3 算法步骤第84页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84-92页
        5.4.1 仿真环境及参数第84-85页
        5.4.2 仿真结果与误差分析第85-88页
        5.4.3 三种算法对比分析第88-92页
    5.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6章 总结第93-95页
    6.1 工作总结第93-94页
    6.2 未来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导频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下一篇:混沌同步研究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