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3 基于动态故障树的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4 寿命预测中的挑战性问题 | 第19-20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姿态控制系统失效机理分析及动态故障树建模 | 第22-36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动态故障树简介 | 第22-23页 |
2.3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结构 | 第23-26页 |
2.3.1 姿态敏感器 | 第24-25页 |
2.3.2 执行机构 | 第25-26页 |
2.4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关键子系统动态故障树建模 | 第26-34页 |
2.4.1 执行机构子系统失效机理分析与建模 | 第26-29页 |
2.4.2 姿态确定子系统失效机理分析与建模 | 第29-33页 |
2.4.3 控制器子系统失效机理分析与建模 | 第33-34页 |
2.5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动态故障树建模 | 第34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34-36页 |
第三章 部件带工作状态切换下的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第36-52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单一工作状态下的动量轮剩余寿命预测 | 第36-40页 |
3.2.1 性能退化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3.2.2 参数估计 | 第37-38页 |
3.2.3 设定阈值与剩余寿命预测 | 第38-40页 |
3.3 部件带工作状态切换下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 第40-47页 |
3.3.1 Nelson假设 | 第40页 |
3.3.2 部件带工作状态切换下失效概率密度函数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3.3.3 常见部件工作方式分析 | 第41-47页 |
3.4 仿真验证 | 第47-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系统不同配置下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 第52-78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动态故障树模型的模块化 | 第52-55页 |
4.3 不同配置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定量分析 | 第55-73页 |
4.3.1 静态模块的求解 | 第56-59页 |
4.3.2 改进的动态模块求解方法 | 第59-71页 |
4.3.3 不同配置下系统的寿命预测与重要度计算 | 第71-73页 |
4.4 仿真验证 | 第73-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系统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第78-94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不同工作模式下系统的寿命预测方法 | 第78-84页 |
5.2.1 工作模式下的系统寿命预测方法 | 第78-79页 |
5.2.2 几种典型的工作模式下系统寿命预测分析 | 第79-84页 |
5.3 仿真验证 | 第84-9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94页 |
6.2 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