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BiFeO3薄膜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掺杂改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9-22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光催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光催化机理第10-11页
        1.2.2 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第11-13页
    1.3 BiFeO_3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BiFeO_3的基本性质和应用第13页
        1.3.2 BiFeO_3纳米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3.3 BiFeO_3的光催化性能以及其影响因素第15-16页
    1.4 提高BiFeO_3光催化性能的途径和方法第16-21页
        1.4.1 晶体结构和形貌调控第16-17页
        1.4.2 离子掺杂第17-19页
        1.4.3 复合第19-21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第21-22页
2 BiFeO_3的制备及结构与光电催化性的研究第22-34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2-23页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第23-24页
    2.3 BiFeO_3的结构表征与讨论第24-28页
        2.3.1 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第24-25页
        2.3.2 X射线衍射(XRD)第25-26页
        2.3.3 X射线能谱(EDX)第26-27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7-28页
    2.4 BiFeO_3光学性质与光电催化性能第28-33页
        2.4.1 光学性质第28-29页
        2.4.2 光电流测试第29-31页
        2.4.3 稳定性测试第31-32页
        2.4.4 莫特-肖特基(M-S)曲线测试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Ti~(4+)离子掺杂的BiFeO_3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的研究第34-49页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4页
    3.2 实验方法和步骤第34-35页
    3.3 不同离子掺杂的BiFeO_3的光电催化性能表征第35-36页
    3.4 Ti~(4+)离子掺杂的BiFeO_3的结构表征与讨论第36-42页
        3.4.1 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第36-37页
        3.4.2 X射线衍射(XRD)第37-38页
        3.4.3 X射线能谱(EDX)第38-39页
        3.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9-42页
    3.5 Ti~(4+)离子掺杂的BiFeO_3光学性质与光电催化性能第42-45页
        3.5.1 光学性质第42-43页
        3.5.2 光电流测试第43-45页
    3.6 Ti~(4+)离子掺杂提高BiFeO_3光电催化性能的机理分析第45-48页
        3.6.1 能带结构分析第45-46页
        3.6.2 载流子性能表征及分析第46-48页
    3.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4.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第49页
    4.2 后期工作及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1页
附录第61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1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项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大跨度连续桥梁悬臂施工监控与风荷载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