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56页 |
1.1 液晶 | 第14-20页 |
1.1.1 液晶的概述 | 第14页 |
1.1.2 液晶的特点及分类 | 第14-18页 |
1.1.3 液晶高分子的应用研究 | 第18-20页 |
1.2 盘状液晶 | 第20-26页 |
1.2.1 盘状液晶的概述 | 第20-21页 |
1.2.2 盘状液晶的分类 | 第21-25页 |
1.2.3 盘状液晶的相结构 | 第25-26页 |
1.3 苯并菲类盘状液晶研究进展 | 第26-41页 |
1.3.1 苯并菲类液晶小分子 | 第27-30页 |
1.3.2 苯并菲类液晶聚合物 | 第30-41页 |
1.4 苯并菲类盘状液晶的应用 | 第41-44页 |
1.4.1 苯并菲类盘状液晶的光电性及取向方法 | 第41-42页 |
1.4.2 苯并菲类盘状液晶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 | 第42-43页 |
1.4.3 苯并菲类盘状液晶在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 第43-44页 |
1.5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6页 |
第2章 主链结构对无柔性间隔基苯并菲类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相行为的研究 | 第56-80页 |
2.1 前言 | 第56-5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58-63页 |
2.2.1 试剂部分 | 第58页 |
2.2.2 仪器和测试 | 第58页 |
2.2.3 单体的制备 | 第58-62页 |
2.2.3.1 2-羟基-3, 6, 7, 10, 11-五己氧基苯并菲(PHTp)的合成 | 第58-60页 |
2.2.3.2 单体的合成与纯化 | 第60-62页 |
2.2.4 聚合物的合成 | 第62-6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7页 |
2.3.1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3-65页 |
2.3.2 单体的相行为研究 | 第65-68页 |
2.3.3 聚合物的相结构及相行为 | 第68-76页 |
2.3.3.1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68页 |
2.3.3.2 聚合物的DSC研究 | 第68-69页 |
2.3.3.3 聚合物的POM观察 | 第69-70页 |
2.3.3.4 聚合物相转变的研究 | 第70-76页 |
2.3.4 主链结构对苯并菲类无柔性间隔基SCLCPs的液晶性影响研究 | 第76-7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第3章 柔性间隔基长度对苯并菲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相行为影响的研究 | 第80-100页 |
3.1 前言 | 第80-8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81-85页 |
3.2.1 试剂部分 | 第81页 |
3.2.2 仪器和测试 | 第81-82页 |
3.2.3 单体的制备 | 第82-84页 |
3.2.3.1 甲基丙烯酸-((3, 6, 7, 10, 11-五己氧基)苯并菲氧基)酯的合成 | 第82-83页 |
3.2.3.2 甲基丙烯酸-(6-(3, 6, 7, 10, 11-五己氧基)苯并菲氧基)酯的合成 | 第83-84页 |
3.2.4 聚合物的合成 | 第84-8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85-97页 |
3.3.1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85-87页 |
3.3.2 单体的相行为研究 | 第87-89页 |
3.3.3 聚合物的相结构和相行为研究 | 第89-96页 |
3.3.3.1 聚合物的DSC研究 | 第89-91页 |
3.3.3.2 聚合物的POM观察 | 第91-92页 |
3.3.3.3 聚合物相转变的 1D和 2D WXRD研究 | 第92-96页 |
3.3.4 柔性间隔基对苯并菲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相行为的影响 | 第96-9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第4章 分子量对苯并菲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相行为影响的研究 | 第100-119页 |
4.1 前言 | 第100-10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01-103页 |
4.2.1 试剂部分 | 第101页 |
4.2.2 仪器和测试 | 第101页 |
4.2.3 引发剂,催化剂的制备 | 第101-102页 |
4.2.3.1 溴乙苯(BEB)的制备 | 第101-102页 |
4.2.3.2 溴化亚铜的制备 | 第102页 |
4.2.4 单体的合成 | 第102页 |
4.2.5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第102-10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3-116页 |
4.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103-106页 |
4.3.2 分子量对聚合物相结构与相转变影响的研究 | 第106-115页 |
4.3.2.1 聚合物相转变的DSC研究 | 第106-107页 |
4.3.2.2 聚合物相结构的POM观察 | 第107-109页 |
4.3.2.3 聚合物相转变的 1D WXRD研究 | 第109-113页 |
4.3.2.4 聚合物的 2D WXRD研究 | 第113-114页 |
4.3.2.5 聚合物的电子密度图模拟 | 第114-115页 |
4.3.3 分子量对苯并菲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相行为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19页 |
第5章 烷烃尾链长度对无柔性间隔基苯并菲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相行为的影响 | 第119-138页 |
5.1 前言 | 第119-12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20-125页 |
5.2.1 试剂部分 | 第120页 |
5.2.2 仪器和测试 | 第120页 |
5.2.3 单体的制备与纯化 | 第120-125页 |
5.2.3.1 不同长度烷烃尾链单羟基苯并菲的合成 | 第120-123页 |
5.2.3.2 甲基丙烯酸-((3, 6, 7, 10, 11-五辛氧基)苯并菲氧基)酯的合成 | 第123-125页 |
5.2.4 聚合物的合成 | 第12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25-136页 |
5.3.1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125-127页 |
5.3.2 单体的相行为研究 | 第127-129页 |
5.3.3 聚合物的相结构及相行为 | 第129-134页 |
5.3.3.1 聚合物的DSC研究 | 第129-130页 |
5.3.3.2 聚合物的POM观察 | 第130-131页 |
5.3.3.3 聚合物相转变的研究 | 第131-134页 |
5.3.4 尾链长度对无柔性间隔基苯并菲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相形成机制的影响 | 第134-13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38页 |
第6章 共聚调控苯并菲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液晶性研究 | 第138-151页 |
6.1 前言 | 第138-139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39-141页 |
6.2.1 试剂部分 | 第139页 |
6.2.2 仪器和测试 | 第139-140页 |
6.2.3 单体的制备 | 第140页 |
6.2.4 共聚物poly(MTSx-co-MT6Sy)的合成 | 第140-141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41-148页 |
6.3.1 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141-142页 |
6.3.2 共聚物的相行为研究 | 第142-147页 |
6.3.2.1 共聚物的DSC研究 | 第142页 |
6.3.2.2 共聚物的POM研究 | 第142-144页 |
6.3.2.3 共聚物的 1D WAXD研究 | 第144-147页 |
6.3.3 柔性间隔基含量对共聚物液晶相形成机制的影响 | 第147-14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1页 |
第7章 苯并菲侧链液晶嵌段共聚物PMTS-b-PMT6S的合成及液晶行为研究 | 第151-168页 |
7.1 前言 | 第151-152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152-154页 |
7.2.1 试剂部分 | 第152页 |
7.2.2 仪器和测试 | 第152页 |
7.2.3 单体的制备 | 第152-153页 |
7.2.4 小分子链转移剂的合成 | 第153页 |
7.2.5 大分子链转移剂和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153-154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54-165页 |
7.3.1 大分子链转移剂(PMTS-CTA)及嵌段共聚物(PMTS-b-PMT6S)的合成与表征 | 第154-157页 |
7.3.2 大分子链转移剂(PMTS-CTA)液晶行为研究 | 第157-159页 |
7.3.3 嵌段共聚物PMTS-b-PMT6S的液晶行为研究 | 第159-164页 |
7.3.3.1 嵌段共聚物PMTS-b-PMT6S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159-160页 |
7.3.3.2 嵌段共聚物PMTS-b-PMT6S的DSC研究 | 第160-161页 |
7.3.3.3 嵌段共聚物PMTS-b-PMT6S的POM研究 | 第161-163页 |
7.3.3.4 嵌段共聚物PMTS-b-PMT6S的 1D WAXD研究 | 第163-164页 |
7.3.4 嵌段共聚物PMTS-b-PMT6S液晶受限行为研究 | 第164-165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65-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68-17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71-172页 |
致谢 | 第172-174页 |
附录A 试剂、药品、纯度及出产地 | 第174-176页 |
附录B 仪器及其测试条件和方法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