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2-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简要评论 | 第16-17页 |
第2章 北京市房山区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概述 | 第17-26页 |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农村 | 第17页 |
·流通领域与流通环节 | 第17-18页 |
·食品 | 第18页 |
·食品安全 | 第18-19页 |
·食品安全监管 | 第19页 |
·农村食品经营者 | 第19-20页 |
·北京市房山区农村食品安全现状 | 第20-23页 |
·食品安全程度仍然较低 | 第20-21页 |
·食品安全观念比较淡薄 | 第21-22页 |
·经营者素质有待提高 | 第22-23页 |
·食品安全监管仍不够到位 | 第23页 |
·北京市房山区农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意义 | 第23-25页 |
·必要性 | 第23-24页 |
·重要性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北京市房山区工商部门的监管现状 | 第26-38页 |
·监管主体及法律现状 | 第26-29页 |
·监管主体 | 第26-27页 |
·监管法律与监管制度 | 第27-29页 |
·监管方式 | 第29-32页 |
·市场巡查 | 第29-30页 |
·督促引导经营者自律 | 第30-31页 |
·食品质量检验检测 | 第31-32页 |
·管理措施 | 第32-35页 |
·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 第32-33页 |
·市场巡查监管 | 第33页 |
·食品质量检验检测 | 第33-34页 |
·信用体系建设 | 第34页 |
·宣传教育工作 | 第34-3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不安全食品有流向农村市场的趋势 | 第35页 |
·索证索票、进销货台帐制度落实困难 | 第35-36页 |
·食品检测体系不健全 | 第36页 |
·信用体系建设函待加强 | 第36-37页 |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北京市房山区农村食品安全及监管的现存问题分析 | 第38-43页 |
·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38-40页 |
·仍未改变分段管理的体制 | 第38页 |
·对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规定不够充分 | 第38-39页 |
·处罚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 第39页 |
·对监管部门责任追究力度不大 | 第39-40页 |
·监管模式和监管手段存在缺陷 | 第40-42页 |
·信用监管体系不健全 | 第40-41页 |
·对食品违法行为查办不力 | 第41页 |
·食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国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及借鉴 | 第43-52页 |
·欧美等国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措施 | 第43-49页 |
·美国 | 第43-45页 |
·欧盟 | 第45-48页 |
·日本 | 第48-49页 |
·借鉴意义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建议和对策 | 第52-61页 |
·健全农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 第52-53页 |
·建立统一、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 第52页 |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第52-53页 |
·完善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第53-57页 |
·有效整合监管部门职能 | 第53-55页 |
·强化农村食品安全"考评"机制 | 第55-56页 |
·完善行政问责制和领导干部考核机制 | 第56-57页 |
·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 第57-60页 |
·完善农村现代食品物流网络 | 第57-58页 |
·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 第58页 |
·完善农村消费维权网络 | 第58-59页 |
·完善农村食品安全宣传网络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