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0.1 关于蒙古贞佛教的讨论 | 第11页 |
0.2 相关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0.2.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0.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页 |
0.3 研究方法、调研情况及研究成果 | 第12-15页 |
0.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0.3.2 调研情况 | 第13-14页 |
0.3.3 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1 蒙古贞佛教的形成 | 第15-28页 |
1.1 认识蒙古贞 | 第15-18页 |
1.1.1 蒙古贞概况 | 第15-16页 |
1.1.2 蒙古贞历史 | 第16页 |
1.1.3 蒙古贞佛教 | 第16-18页 |
1.2 萨满教——蒙古贞最早的信仰 | 第18-21页 |
1.2.1 古老的萨满教 | 第18页 |
1.2.2 萨满教宇宙观及其哲学思想 | 第18-20页 |
1.2.3 萨满教灵魂观及其哲学思想 | 第20-21页 |
1.3 萨迦派的传入 | 第21-24页 |
1.3.1 萨迦派的思想和特点 | 第21-22页 |
1.3.2 萨迦派在蒙古贞的传播 | 第22-24页 |
1.4 格鲁派在蒙古贞的全面传播和成熟 | 第24-28页 |
1.4.1 格鲁派的思想和特点 | 第24页 |
1.4.2 阿拉坦汗与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的大力提倡 | 第24-25页 |
1.4.3 格鲁派在蒙古的扎根——四世达赖云丹嘉措的诞生 | 第25-26页 |
1.4.4 清政府的鼓励政策 | 第26-27页 |
1.4.5 格鲁派的最后确立 | 第27-28页 |
2 蒙古贞佛教的特色 | 第28-40页 |
2.1 蒙古贞佛事仪式 | 第29-33页 |
2.1.1 蒙古贞“查玛” | 第29-31页 |
2.1.2 蒙古贞经箱乐 | 第31-33页 |
2.2“莱青”——藏传佛教与萨满教斗争中产生的新型宗教人士 | 第33-36页 |
2.2.1 何为“莱青” | 第33-34页 |
2.2.2“莱青”的守护神 | 第34-35页 |
2.2.3“莱青”的特殊宗教仪轨 | 第35-36页 |
2.3 蒙古贞佛教建筑特色 | 第36-40页 |
2.3.1 蒙古贞寺庙的建筑选址 | 第36-38页 |
2.3.2 蒙古贞寺庙的砖石雕刻、文字 | 第38-40页 |
3 佛教对蒙古贞文化的影响 | 第40-48页 |
3.1 佛教影响下的蒙古贞传统信仰 | 第40-42页 |
3.1.1 格鲁派思想对蒙古贞“腾格里”崇拜的影响 | 第40页 |
3.1.2 藏传佛教对蒙古贞灵魂观念的影响 | 第40-41页 |
3.1.3 藏传佛教对蒙古贞祖先崇拜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 佛教对蒙古贞道德伦理的影响 | 第42-45页 |
3.2.1“因果报应”说影响下的蒙古贞佛教道德观 | 第42-43页 |
3.2.2 佛教影响下的家庭伦理观 | 第43-45页 |
3.3 佛教对蒙古贞饮食文化的影响 | 第45-48页 |
3.3.1 喇嘛炖肉 | 第45-46页 |
3.3.2 喇嘛糕 | 第46-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