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1.2 论文目标及意义 | 第7-8页 |
1.3 论文内容及安排 | 第8-9页 |
第二章 模数转换器原理概述 | 第9-21页 |
2.1 模数转换器定义 | 第9页 |
2.2 模数转换器参数 | 第9-13页 |
2.2.1 基本参数 | 第9-10页 |
2.2.2 静态参数 | 第10-11页 |
2.2.3 动态参数 | 第11-13页 |
2.2.4 综合参数 | 第13页 |
2.3 不同类型模数转换器结构特点 | 第13-20页 |
2.3.1 Flash ADC(并行ADC) | 第13-15页 |
2.3.2 Two Step ADC(两步快闪ADC) | 第15-16页 |
2.3.3 pipel ine ADC(流水线型ADC) | 第16-17页 |
2.3.4 Sigma-Delta ADC | 第17-18页 |
2.3.5 SAR ADC(逐次逼近型ADC) | 第18-19页 |
2.3.6 不同结构ADC的对比 | 第19-20页 |
2.4 模数转换器总结展望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结构分析 | 第21-43页 |
3.1 传统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结构 | 第21-27页 |
3.1.1 采样保持电路 | 第22页 |
3.1.2 数模转换器 | 第22-25页 |
3.1.3 比较器 | 第25页 |
3.1.4 数字逻辑阵列 | 第25-26页 |
3.1.5 传统结构SAR ADC的缺陷和典型性能 | 第26-27页 |
3.2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结构改进 | 第27-40页 |
3.2.1 电荷再分配型SAR ADC | 第28-31页 |
3.2.2 分段电容阵列SAR ADC | 第31-33页 |
3.2.3 C-2C电容阵列SAR ADC | 第33-34页 |
3.2.4 RC混合结构SAR ADC | 第34-35页 |
3.2.5 异步控制电荷分享SAR ADC | 第35-37页 |
3.2.6 set-and-down电容阵列SAR ADC | 第37-38页 |
3.2.7 Merged Capacitor Array(MCS)结构 | 第38页 |
3.2.8 pipel ine SAR混合结构 | 第38-39页 |
3.2.9 Flash SAR混合结构 | 第39-40页 |
3.3 几种不同结构SAR ADC对比 | 第40-41页 |
3.4 本文采用的12bit SAR ADC改进结构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电容结构功耗及精度分析 | 第43-59页 |
4.1 传统电荷再分配结构SAR ADC | 第43-48页 |
4.2 set-and-down电容阵列SAR ADC | 第48页 |
4.3 Merged Capacitor Array结构SAR ADC | 第48-50页 |
4.4 本文采用结构SAR ADC | 第50-52页 |
4.5 不同结构SAR ADC功耗对比 | 第52-55页 |
4.6 INL,DNL分析 | 第55-57页 |
4.7 不同结构性能比较 | 第57-5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异步时序控制电路的实现 | 第59-66页 |
5.1 同步电路时序和异步电路时序对比 | 第59-61页 |
5.2 异步时序控制设计 | 第61-66页 |
第六章 比较器电路设计 | 第66-74页 |
6.1 工作原理 | 第66-67页 |
6.2 静态特性 | 第67-69页 |
6.3 动态特性 | 第69-70页 |
6.4 比较器结构选择 | 第70-72页 |
6.5 本文采用比较器结构 | 第72-74页 |
第七章 总计与展望 | 第74-75页 |
7.1 总结 | 第74页 |
7.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