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架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某装配型制造业企业的新产品引进现状分析 | 第16-25页 |
2.1 某装配型制造业国外总公司的背景简介 | 第16页 |
2.2 某装配型制造业国内分公司的运营现状 | 第16-20页 |
2.3 某装配型制造企业新产品引进项目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0-25页 |
2.3.1 某装配型制造企业新产品引进进度管理的问题描述 | 第20页 |
2.3.2 新产品引进项目特点 | 第20-21页 |
2.3.3 项目启动阶段进度管理分析 | 第21页 |
2.3.4 新产品正式导入期进度管理分析 | 第21-22页 |
2.3.5 样机装配期进度管理分析 | 第22页 |
2.3.6 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第三章 A型新产品引进进度计划 | 第25-37页 |
3.1 项目进度管理范围界定 | 第25-33页 |
3.1.1 项目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3.1.2 项目分解 | 第27-31页 |
3.1.3 项目变更控制 | 第31-32页 |
3.1.4 项目范围说明书 | 第32-33页 |
3.2 项目确定期进度管理内容界定 | 第33-34页 |
3.2.1 新产品引进可行性分析 | 第33页 |
3.2.2 技术、商务、经济评审 | 第33-34页 |
3.2.3 新产品引进项目确定 | 第34页 |
3.3 项目设计期进度管理内容界定 | 第34-36页 |
3.3.1 设计方案的编制与选定 | 第34-35页 |
3.3.2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 | 第35页 |
3.3.3 项目设计图纸转化 | 第35页 |
3.3.4 设计审核 | 第35-36页 |
3.4 项目生产期进度管理内容界定 | 第36-37页 |
3.4.1 部件采购期进度控制 | 第36页 |
3.4.2 自产部件生产期进度控制 | 第36页 |
3.4.3 产品组件装配进度控制 | 第36-37页 |
第四章 A型新产品引进项目工作分解及进度参数分析 | 第37-53页 |
4.1 项目进度管理前期准备工作 | 第37-38页 |
4.1.1 A型新产品引进可行性分析 | 第37-38页 |
4.1.2 项目进度管理组织结构重构 | 第38页 |
4.1.3 项目范围说明书 | 第38页 |
4.2 项目活动分解 | 第38-44页 |
4.3 项目活动排序 | 第44-48页 |
4.4 项目进度估算 | 第48-53页 |
第五章 A型新产品引进项目关键链的分析、识别及控制效果 | 第53-65页 |
5.1 项目进度制定 | 第53-56页 |
5.2 项目进度控制 | 第56-61页 |
5.2.1 项目关键路径的优化 | 第57-59页 |
5.2.2 项目进度计划实时控制 | 第59-61页 |
5.2.3 项目进度计划变更控制 | 第61页 |
5.3 加强人力资源水平,提升项目进度管理的效率 | 第61-63页 |
5.3.1 构建科学的项目组织结构是前提 | 第61-62页 |
5.3.2 加强沟通的专业性 | 第62-63页 |
5.3.3 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 第63页 |
5.4 项目进度管理控制的运作效果 | 第63-65页 |
5.4.1 项目确定期的管理效果 | 第63页 |
5.4.2 项目设计期的管理效果 | 第63-64页 |
5.4.3 生产期进度管理效果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附录A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