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论文--国际经济关系论文--国际经济合作论文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研究

引 言第9-13页
第一章 地缘经济理论与实践探析第13-36页
    第一节 地缘经济理论及其相关理论问题第13-26页
        一、 地缘经济基本理论问题探讨第13-18页
        二、 主要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第18-26页
    第二节 全球地缘经济合作的实践经验第26-36页
        一、 欧洲联盟的地缘经济合作第26-29页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地缘经济合作第29-31页
        三、 拉美地缘经济合作第31-32页
        四、 亚太地缘经济体第32-36页
第二章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区位分析第36-58页
    第一节 区位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第36-39页
        一、 区位条件第36页
        二、 宏观区位与微观区位第36-37页
        三、 影响区位条件的主要因素第37-39页
    第二节 东北亚地缘环境分析第39-46页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第46-52页
        一、 中俄关系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第46页
        二、 中日关系在曲折中发展第46-47页
        三、 中美关系得到加强第47-49页
        四、 俄美关系逐渐改善第49-50页
        五、 日美关系相对平静第50页
        六、 日俄关系维持现状第50页
        七、 蒙古国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第50-52页
    第四节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区域政策体系第52-58页
        一、 中国的相关政策第52页
        二、 俄罗斯的相关政策第52-53页
        三、 朝鲜的相关政策第53-54页
        四、 蒙古国的相关政策第54-55页
        五、 韩国的相关政策第55页
        六、 日本的相关政策第55-58页
第三章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发展现状探析第58-106页
    第一节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发展现状概述第58-65页
        一、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战略地位第58-60页
        二、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现实性第60-64页
        三、 东北亚地缘经济体的基本特征第64-65页
    第二节 东北亚各经济体发展现状第65-76页
        一、 中国及其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第65-68页
        二、 俄罗斯及其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第68-71页
        三、 蒙古国经济发展现状第71-74页
        四、 朝鲜经济发展现状第74-75页
        五、 韩国经济发展现状第75页
        六、 日本经济发展现状第75-76页
    第三节 东北亚地缘经济关系探析第76-106页
        一、 中国与东北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关系第76-89页
        二、 俄罗斯与东北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关系第89-99页
        三、 朝鲜与东北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关系第99-101页
        四、 日本与东北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关系第101-106页
第四章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第106-133页
    第一节 资源开发合作第106-118页
        一、 淡水资源开发合作第106-110页
        二、 旅游资源开发合作第110-113页
        三、 油气资源开发合作第113-116页
        四、 林业资源开发合作第116-117页
        五、 渔业资源开发合作第117页
        六、 矿产资源开发合作第117-118页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第118-126页
        一、 图们江地区国际交通通道建设合作第118-125页
        二、 新建中俄防川-哈桑口岸,开辟中俄朝边境旅游通道第125页
        三、 建立长春-珲春-斯拉夫扬卡信息联通网络第125页
        四、 与通道建设相关联的过境运输合作第125-126页
    第三节 科技合作第126-128页
        一、东北亚科技现状第126-127页
        二、 关于中俄科技合作第127-128页
    第四节 人力资源合作第128-132页
        一、 东北亚人力资源简况第128-130页
        二、 东北亚人力资源合作模式第130-132页
        三、 中国移民与俄罗斯远东农业合作第132页
    第五节 生态环境建设合作第132-133页
第五章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域--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第133-158页
    第一节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中的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概述第133-143页
        一、 图们江区域的地理范围第133-134页
        二、 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简况第134-135页
        三、 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的合作机制、总体思路与任务第135-137页
        四、 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的新进展与发展现状第137-143页
    第二节 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的基本模式分析第143-158页
        一、 图们江区域开发双边合作的基本模式与前景分析第143-153页
        二、 图们江区域开发多边合作的基本模式分析第153-158页
第六章 中国主导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前景分析第158-174页
    第一节 中国主导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前景概述第158-163页
        一、 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原则第158页
        二、 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思路第158-160页
        三、 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目标第160-162页
        四、 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功能第162页
        五、 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地域构成范围第162-163页
    第二节 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第163-172页
        一、 建区模式选择与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预期目标相关分析第163-164页
        二、 区域特点与总体发展模式第164-165页
        三、 产业发展模式第165页
        四、 地域开发模式第165-167页
        五、 建区中心城市发展模式第167-169页
        六、 东北亚主权国家合作模式--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第169-172页
    第三节 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协调机制第172-174页
        一、 中央政府间双边及多边协调机制第172-173页
        二、 双边与多边地方政府的定期会晤机制第173页
        三、 自由贸易区跨国协调委员会机制第173-174页
第七章 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构想第174-197页
    第一节 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概述第174-181页
        一、 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目标第174-176页
        二、 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所采取的立场和原则第176页
        三、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对我国的重大影响分析第176-181页
    第二节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背景下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第181-189页
        一、 东北亚区域合作与“振兴东北”互动新机制的形成第181-182页
        二、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特征分析第182-189页
    第三节 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对策与建议第189-197页
        一、 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总体框架对策与建议第189-193页
        二、 中国主导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的对策与建议第193-195页
        三、 中国主导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对策与建议第195-196页
        四、 加强对重大可操作性项目进行国际合作研究第196-197页
结论第197-201页
参考文献第201-206页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科研成果第206-207页
中文摘要(中文)第207-210页
中文摘要(英文)第210页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919驾驶舱控制显示模块开发项目供应链管理研究
下一篇:装配型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引进项目中的进度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