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新型下肢外骨骼的机构性能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3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可穿戴式外骨骼概述第11-17页
    1.3 下肢外骨骼的研究现状第17-22页
    1.4 典型下肢外骨骼的构型第22-24页
    1.5 下肢外骨骼的运动与承载性能第24-26页
    1.6 下肢外骨骼的驱动第26-28页
    1.7 下肢外骨骼的能耗第28-30页
    1.8 课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30-33页
第二章 下肢外骨骼的混联式机构设计第33-56页
    2.1 引言第33页
    2.2 下肢外骨骼的机械设计指标第33-34页
    2.3 混联式下肢外骨骼的无膝关节构型设计第34-37页
    2.4 下肢外骨骼主动关节与被动关节的选取第37-48页
    2.5 混联式下肢外骨骼的设计指标评价第48-53页
    2.6 基于行走性能的下肢外骨骼的结构设计第53-54页
    2.7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基于拓扑分类的外骨骼运动学与承载力建模第56-96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外骨骼的拓扑分类及末端运动特征第56-63页
    3.3 下肢典型运动过程的拓扑描述与特征状态第63-66页
    3.4 外骨骼下肢不同拓扑状态的数学模型第66-73页
    3.5 外骨骼左右腿关节的空间位姿模型第73-85页
    3.6 外骨骼运动速度与关节输入速度的关系模型第85-93页
    3.7 外骨骼的驱动力与静态载荷的关系模型第93-95页
    3.8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四章 下肢外骨骼的尺寸性能参数设计第96-123页
    4.1 引言第96页
    4.2 基于人体生理参数的尺寸设计第96-100页
    4.3 并联腿机构的尺寸范围第100-103页
    4.4 并联腿尺寸参数对运动跟随性能的影响第103-111页
    4.5 并联腿尺寸参数对承载性能的影响第111-115页
    4.6 下肢外骨骼关节的运动范围第115-117页
    4.7 下肢外骨骼关节的工作空间第117-122页
    4.8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五章 下肢外骨骼动力学建模与动力学参数匹配第123-181页
    5.1 引言第123页
    5.2 无支撑外骨骼动力学模型第123-127页
    5.3 单腿支撑外骨骼动力学模型第127-132页
    5.4 双腿支撑外骨骼动力学模型第132-138页
    5.5 外骨骼刚度参数与驱动力矩匹配第138-142页
    5.6 驱动方式选择与驱动器布置第142-153页
    5.7 外骨骼惯性参数与行走最适步频匹配第153-163页
    5.8 外骨骼下肢摆动及固有周期匹配实验第163-170页
    5.9 外骨骼惯性参数与物理摆打击中心模型匹配第170-177页
    5.10 外骨骼下肢打击中心标定实验第177-179页
    5.11 本章小结第179-181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81-185页
    6.1 研究内容总结第181-183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183-184页
    6.3 研究展望第184-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20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及专利第204-20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206-207页
致谢第207-209页

论文共2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投资策略研究--基于现代投资理论
下一篇:中国出口扩张的就业和工资效应--基于马来西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