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河南省生态旅游适宜性研究
| 致谢 | 第4-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 1.2.1 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1.2.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第10页 |
| 1.2.3 GIS在生态旅游研究中的运用现状 | 第10-11页 |
| 2 引言 | 第11-13页 |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2.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2.3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3-22页 |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13-15页 |
|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13-14页 |
| 3.1.2 自然资源概况 | 第14页 |
| 3.1.3 社会人文概况 | 第14-15页 |
| 3.1.4 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第15页 |
| 3.2 构建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15-19页 |
| 3.2.1 指标选定原则 | 第15-16页 |
| 3.2.2 指标体系内容 | 第16-19页 |
| 3.3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 3.3.1 野外调查法 | 第19-20页 |
| 3.3.2 叠加分析法 | 第20-21页 |
| 3.3.3 层次分析法 | 第21-22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48页 |
| 4.1 河南省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 第22-25页 |
| 4.2 河南省生态旅游空间适宜性评价 | 第25-46页 |
| 4.2.1 指标层单因子评价 | 第26-37页 |
| 4.2.2 准则层指标综合评价 | 第37-41页 |
| 4.2.3 目标层综合评价 | 第41-43页 |
| 4.2.4 生态旅游GAP分析 | 第43-46页 |
| 4.3 河南省生态旅游时间适宜性评价 | 第46-48页 |
| 4.3.1 生态旅游时间适宜性的年内变化分析 | 第46-47页 |
| 4.3.2 生态旅游适宜期分析 | 第47-48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8-51页 |
| 5.1 结论 | 第48-49页 |
| 5.2 讨论 | 第49-50页 |
| 5.3 建议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Abstract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