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工程材料一般性问题论文

材料热疲劳—蠕变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各章节内容简介第13-14页
第二章 疲劳、蠕变理论研究第14-20页
    2.1 疲劳机理研究第14-16页
        2.1.1 疲劳的定义第14页
        2.1.2 疲劳的机理第14-15页
        2.1.3 疲劳影响因素第15-16页
    2.2 蠕变机理研究第16-18页
        2.2.1 蠕变的定义第16页
        2.2.2 蠕变的机理第16-18页
        2.2.3 蠕变影响因素第18页
    2.3 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机理研究第18-20页
        2.3.1 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机理第18-19页
        2.3.2 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影响因素第19-20页
第三章 疲劳-蠕变性能评价方法研究第20-27页
    3.1 线性累计损伤法第20-21页
    3.2 频率修正法(FM)第21-22页
    3.3 频率分离法(FS)第22页
    3.4 应变范围划分法(SRP)第22-23页
    3.5 应变能划分法(SEP)第23-24页
    3.6 延性耗竭法第24页
    3.7 损伤力学及能量预测方法第24-25页
    3.8 基于等效试验的蠕变-热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第25-26页
    3.9 小结第26-27页
第四章 实验设备、材料及实验方案介绍第27-39页
    4.1 测试设备第27-32页
        4.1.1 英斯特朗(instron)8803型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第27-29页
        4.1.2 RDL100电子蠕变松弛试验机第29-30页
        4.1.3 RPL100电子动态蠕变疲劳试验机第30-32页
    4.2 制备设备第32-34页
        4.2.1 Q80Z自动切割机第32-33页
        4.2.2 M2预磨机第33-34页
    4.3 分析设备第34-35页
        4.3.1 S-3400N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4页
        4.3.2 AMETEK EDAX能谱分析仪第34-35页
    4.4 试验流程第35-36页
    4.5 试样材料第36-39页
        4.5.1 1Cr18Ni9Ti不锈钢参数第36页
        4.5.2 45号钢参数第36-37页
        4.5.3 试样尺寸第37-39页
第五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9-69页
    5.1 拉伸试验及分析第39-41页
        5.1.1 1Cr18Ni9Ti不锈钢拉伸试验第39页
        5.1.2 45号钢拉伸试验第39-40页
        5.1.3 试验分析第40-41页
    5.2 蠕变试验及分析第41-53页
        5.2.1 预试验第41-44页
        5.2.2 700℃下蠕变试验第44-47页
        5.2.3 650℃下蠕变试验第47-49页
        5.2.4 600℃下蠕变试验第49-52页
        5.2.5 试验分析第52-53页
    5.3 扫描电镜断口观察及分析第53-65页
        5.3.1 650℃蠕变断口观测第54-59页
        5.3.2 700℃蠕变断口观测第59-63页
        5.3.3 常温拉伸断口观测第63-65页
        5.3.4 试验分析第65页
    5.4 热疲劳-蠕变性能评价试验及分析第65-69页
        5.4.1 试验目的第65页
        5.4.2 试验结果第65-66页
        5.4.3 理论分析第66-68页
        5.4.4 试验分析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云金芽胞杆菌纤维二糖转运途径的转录调控研究
下一篇:CIDEC基因对奶牛乳腺乳脂合成的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