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序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腐败的成因分析 | 第11-12页 |
二、中国共产党在反腐路上的积极探索过程 | 第12页 |
三、依靠制度反腐、防腐的重要意义 | 第12-13页 |
四、基层惩防体系建设的探索 | 第13-14页 |
五、依靠现代网络科技,发动群众反腐、治腐、防腐的有效探索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惩防体系的内涵及表征 | 第16-23页 |
第一节 惩防体系的内涵 | 第16-18页 |
一、体系的概念 | 第16页 |
二、惩防体系概念的内涵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惩防体系的表征 | 第18-23页 |
一、惩防体系建设的六个方面内容 | 第18-20页 |
二、今后5年内惩防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当前基层政府构建惩防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3-30页 |
第一节 问题的集中表现 | 第23-28页 |
一、廉政教育缺乏创新 | 第23-24页 |
二、反腐力度不够 | 第24-25页 |
三、相关监督制度存在缺陷 | 第25-26页 |
四、监督机制没有落到实处 | 第26-27页 |
五、整体防范存在死角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成因剖析 | 第28-30页 |
一、惩防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 第28页 |
二、依法施政理论缺乏 | 第28页 |
三、惩防体系管理体制不顺畅 | 第28-29页 |
四、内部监督机制被动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武进区腐败惩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特点 | 第30-36页 |
第一节 武进区“3D”惩防体系的建立 | 第30-32页 |
一、“3D”惩防体系的建立基于应对基层反腐倡廉现实的改革构想 | 第30-31页 |
二、“3D”惩防体系的建立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武进区“3D”惩防体系的特点 | 第32-34页 |
一、分类量化评估指标确保可操作性 | 第32-33页 |
二、扎实有效的监管推动权力阳光运行 | 第33页 |
三、群众参与监督确保考评公正性 | 第33-34页 |
第三节“3D”惩防体系体现创新成效 | 第34-36页 |
一、反腐实现从纪委主抓向党委统领的高度提升 | 第34页 |
二、反腐实现从部署考核向多维监管的模式转变 | 第34-35页 |
三、反腐实现从各自为政向资源整合的提速增效 | 第35页 |
四、反腐实现从少数单一向全民多元的领域扩展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他山之石:境外腐败惩防理论和机制的借鉴 | 第36-40页 |
第一节 香港—廉政公署铁拳出击 | 第36-37页 |
一、高度的独立性确保不受外界的影响 | 第36页 |
二、组织架构明确,分工合理 | 第36页 |
三、行之有效的“三管齐下”反腐机制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新加坡—从贪腐盛行到清廉指数全球第一 | 第37-40页 |
一、以制度保障廉政建设 | 第37-38页 |
二、以铁腕惩治腐败行为 | 第38-39页 |
三、以退休公积金制度鼓励廉洁从政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构建中国特色基层政府腐败惩防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40-45页 |
一、创新廉政宣传教育机制 | 第40-41页 |
二、加大惩治腐败力度 | 第41-42页 |
三、规范和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 第42页 |
四、改革和完善公务员薪酬制度 | 第42-43页 |
五、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监测评价网络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