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量测相机标定的室外控制场设计与建立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非量测相机标定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非量测相机标定的控制场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基本原理 | 第19-24页 |
2.1 空间极坐标法测量原理 | 第19-20页 |
2.2 轴对准法坐标转换原理 | 第20-21页 |
2.2.1 轴对准法坐标系的生成 | 第20页 |
2.2.2 轴对准法坐标系的转换 | 第20-21页 |
2.3 空间夹角计算原理 | 第21-24页 |
2.3.1 空间法向量计算 | 第21-23页 |
2.3.2 空间夹角计算 | 第23-24页 |
第3章 室外控制场设计与测量 | 第24-32页 |
3.1 室外控制场设计 | 第24-29页 |
3.1.1 控制场标志设计 | 第24-25页 |
3.1.2 控制场标志点位分布设计 | 第25-29页 |
3.2 室外控制场测量 | 第29-32页 |
3.2.1 测站点布设 | 第29-30页 |
3.2.2 标志点测量 | 第30-32页 |
第4章 室外控制场测量精度评定 | 第32-50页 |
4.1 数据预处理 | 第32页 |
4.2 控制场坐标系建立 | 第32-37页 |
4.3 控制场测量精度评定 | 第37-41页 |
4.3.1 理论精度评定 | 第37页 |
4.3.2 实际精度评定 | 第37-41页 |
4.4 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50页 |
4.4.1 坐标转换点分析 | 第41-46页 |
4.4.2 观测条件分析 | 第46-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结论 | 第50-51页 |
5.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