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1.1 工作记忆的概念 | 第8页 |
1.2 工作记忆的认知模型 | 第8-10页 |
1.2.1 工作记忆的三成分模型 | 第8-9页 |
1.2.2 工作记忆的四成分模型 | 第9-10页 |
1.3 视觉客体工作记忆的表征 | 第10-13页 |
1.3.1 视觉工作记忆的加工机制 | 第10-12页 |
1.3.2 视觉客体工作记忆的编码 | 第12-13页 |
1.4 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范式 | 第13-15页 |
1.4.1 变化检测范式 | 第13-14页 |
1.4.2 N-back范式 | 第14-15页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 第15-18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15页 |
2.2 研究框架 | 第15-18页 |
2.2.1 实验范式的选择 | 第15-16页 |
2.2.2 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16-18页 |
3 实验研究 | 第18-29页 |
3.1 实验一、不同工作记忆任务要求对视觉客体编码的影响 | 第18-22页 |
3.1.1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3.1.2 结果分析 | 第20-21页 |
3.1.3 讨论 | 第21-22页 |
3.2 实验二、记忆客体不同呈现时间和不同记忆延迟时间对视觉客体编码的影响 | 第22-25页 |
3.2.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3.2.2 结果分析 | 第23-24页 |
3.2.3 讨论 | 第24-25页 |
3.3 实验三、记忆客体的不同空间排列方式对视觉客体编码的影响 | 第25-29页 |
3.3.1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3.3.2 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3.3.3 讨论 | 第27-29页 |
4 总讨论 | 第29-34页 |
4.1 视觉客体的言语编码 | 第29页 |
4.2 任务要求的影响 | 第29-30页 |
4.3 时间因素的影响 | 第30页 |
4.4 空间排列方式的影响 | 第30-31页 |
4.5 研究的意义 | 第31-32页 |
4.5.1 理论意义 | 第31页 |
4.5.2 现实意义 | 第31-32页 |
4.6 不足与展望 | 第32-34页 |
4.6.1 实验方法的不足与展望 | 第32页 |
4.6.2 实验材料的不足与展望 | 第32-34页 |
5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