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6-7页
        1.1.1 研究背景第6-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7-12页
        1.2.1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第7-9页
        1.2.2 股权激励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第9-10页
        1.2.3 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研究第10-11页
        1.2.4 文献评述第11-12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第12-13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的框架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第13-15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2 研究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股权激励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5-20页
    2.1 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第15-17页
        2.1.1 股权激励含义第15页
        2.1.2 股权激励模式第15-17页
    2.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第17-20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7-18页
        2.2.2 人力资本理论第18页
        2.2.3 激励理论第18-20页
第三章 股权激励模式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0-26页
    3.1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模式对比第20-22页
        3.1.1 责任基础第20页
        3.1.2 权利义务第20-21页
        3.1.3 激励效果第21页
        3.1.4 限制环节与估值方法第21页
        3.1.5 会计及税务处理第21-22页
    3.2 股权激励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第22-26页
        3.2.1 公司特征第22-23页
        3.2.2 股权结构第23-24页
        3.2.3 财务状况第24页
        3.2.4 内部治理结构第24-26页
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设计第26-31页
    4.1 研究假设第26-27页
    4.2 研究设计第27-31页
        4.2.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第27-28页
        4.2.2 变量设计第28-30页
        4.2.3 回归模型构建第30-31页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第31-43页
    5.1 样本分布统计分析第31-36页
        5.1.1 股权激励模式分布分析第31-32页
        5.1.2.股权激励公司行业分布分析第32-34页
        5.1.3 股权激励公司性质分析第34页
        5.1.4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4-36页
    5.2 多重共线性检验第36-37页
    5.3 相关性分析第37-40页
    5.4 模型回归分析第40-43页
第六章 结论、建议及研究展望第43-48页
    6.1 研究结论第43-44页
    6.2 建议第44-46页
        6.2.1 寻找适合企业自身的最优激励模式第44页
        6.2.2 加快国有企业经理人市场化进程第44-45页
        6.2.3 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及制度环境第45-46页
        6.2.4 加强公司内部独立董事作用第46页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1P诱导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发生间质转化生物学效应的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下一篇:新合成σ1受体配体化合物对宫颈癌细胞生长抑制及化疗增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