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研究方法 | 第13页 |
2、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马克思的自由劳动思想 | 第14-27页 |
(一) 劳动是人的本质特性 | 第14-20页 |
1、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劳动思想的批判继承 | 第14-18页 |
2、劳动是感性活动的基底样式 | 第18-20页 |
(二) 劳动是实现和确证人自身本质的基本方式 | 第20-24页 |
1、现实人的活动的基本方式只能是劳动 | 第20-22页 |
2、只有劳动才能实现和确证人的本质 | 第22-23页 |
3、劳动能够通过现实去实现自我 | 第23-24页 |
(三) 劳动自由是感性的现实的自由 | 第24-27页 |
1、劳动自由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实现自己的个性解放 | 第25页 |
2、自由的实现只能在感性的劳动中 | 第25-27页 |
二、劳动形态的历史阶段与职业自由的人学意义 | 第27-33页 |
(一) 从体面劳动到自由劳动 | 第27-29页 |
1、人类劳动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27-29页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 | 第29页 |
(二) 职业自由的人学意义 | 第29-33页 |
1、职业是维护人的自尊和形成人格的前提 | 第29-30页 |
2、职业是个体人格发展的途径 | 第30-31页 |
3、职业关涉个体的尊严与生命的意义 | 第31-32页 |
4、职业常常承载着某种宗教精神 | 第32-33页 |
三、职业自由的实现途径 | 第33-38页 |
(一) 异化劳动阻碍职业自由的实现 | 第33-34页 |
1、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 | 第33-34页 |
2、劳动异化的现实表现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第34页 |
(二) 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消除异化 | 第34-38页 |
1、只有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第34-35页 |
2、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社会化大生产才能完全实现自由劳动 | 第35-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