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生物质简介 | 第11-14页 |
1.2.1 纤维素 | 第11-12页 |
1.2.2 半纤维素 | 第12页 |
1.2.3 木质素 | 第12-13页 |
1.2.4 我国竹子资源及应用 | 第13-14页 |
1.3 纤维素预处理与水解方法 | 第14-20页 |
1.3.1 传统水解法 | 第15-16页 |
1.3.2 固体酸水解 | 第16-20页 |
1.3.3 竹炭碳磺酸水解 | 第20页 |
1.4 选题的意义及设计思路 | 第20-22页 |
1.4.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4.2 本文的设计思路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29页 |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22-23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24页 |
2.3.1 纯竹粉制备碳磺酸催化剂 | 第23-24页 |
2.3.2 改性竹粉制备碳磺酸催化剂 | 第24页 |
2.4 表征方法 | 第24-25页 |
2.4.1 酸量测定 | 第24页 |
2.4.2 热重分析 (TG/DTG) | 第24页 |
2.4.3 N2-物理吸附分析 (BET) | 第24-25页 |
2.4.4 红外光谱分析 (FT-IR) | 第25页 |
2.4.5 CHNS元素分析 (Elemental Analysis) | 第25页 |
2.4.6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5页 |
2.4.7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25页 |
2.5 水解反应及产物分析方法 | 第25-29页 |
2.5.1 水解反应 | 第25-26页 |
2.5.2 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纯竹粉制备竹炭碳磺酸及应用 | 第29-38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催化剂制备过程及催化反应 | 第2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3.3.1 炭化条件对竹炭碳磺酸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 磺化条件对竹炭碳磺酸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3 催化剂结构的表征 | 第33-35页 |
3.3.4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改性竹粉制备竹炭碳磺酸及应用 | 第38-50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催化剂制备过程及催化反应 | 第3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9页 |
4.3.1 浸渍条件对竹炭碳磺酸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4.3.2 炭化条件对竹炭碳磺酸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3 磺化条件对竹炭碳磺酸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4.3.4 竹碳磺酸催化剂性能影响的微观分析 | 第45-48页 |
4.3.5 催化剂热稳定性考察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硫酸浸渍竹炭的微观探究 | 第50-60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竹粉的基本性质分析 | 第50-51页 |
5.3 TG分析改性前后变化 | 第51-54页 |
5.3.1 竹粉在改性前后TG/DTG的变化 | 第51-52页 |
5.3.2 纤维素和木质素在改性前后TG/DTG的变化 | 第52-54页 |
5.4 FT-IR分析改性前后变化 | 第54-56页 |
5.4.1 FT-IR分析纤维素改性前后的变化 | 第54页 |
5.4.2 FT-IR分析木质素改性前后的变化 | 第54-55页 |
5.4.3 FT-IR分析竹粉改性前后变化 | 第55-56页 |
5.5 CHNS元素分析改性前后变化 | 第56-57页 |
5.6 BET分析改性前后变化 | 第57-5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