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本文提出的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1.2 锚杆无损检测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谱峭度理论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1.4 论文整体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锚杆无损检测的基本理论 | 第14-24页 |
2.1 锚杆的功能和分类 | 第14-15页 |
2.1.1 锚杆的功能 | 第14页 |
2.1.2 锚杆的分类 | 第14-15页 |
2.2 锚杆波动方程 | 第15-18页 |
2.3 应力波反射法的基本理论 | 第18-23页 |
2.3.1 应力波在锚杆中的反射和透射 | 第18-20页 |
2.3.2 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第20-22页 |
2.3.3 应力波的时域分析 | 第22页 |
2.3.4 应力波的频域分析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谱峭度理论的锚杆分类识别检测 | 第24-43页 |
3.1 谱峭度理论 | 第24-28页 |
3.1.1 谱峭度的基本概念 | 第24-26页 |
3.1.2 谱峭度计算方法 | 第26-28页 |
3.2 基于谱峭度的锚杆分类识别 | 第28-34页 |
3.3 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和谱峭度的锚杆分类识别 | 第34-42页 |
3.3.1 K均值聚类算法 | 第35-37页 |
3.3.2 锚杆分类识别研究 | 第37-39页 |
3.3.3 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谱峭度理论的锚杆参数检测 | 第43-84页 |
4.1 锚杆质量无损检测实验 | 第43-52页 |
4.1.1 实验装置 | 第43-46页 |
4.1.2 测试方法与步骤 | 第46-48页 |
4.1.3 测试结果 | 第48-52页 |
4.2 基于谱峭度滤波器的锚杆参数检测 | 第52-58页 |
4.2.1 滤波器构造 | 第52-54页 |
4.2.2 参数检测算法实现 | 第54-55页 |
4.2.3 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4.3 基于EMD和谱峭度法的锚杆参数检测 | 第58-68页 |
4.3.1 EMD基本原理 | 第58-61页 |
4.3.2 参数检测算法实现 | 第61-62页 |
4.3.3 结果分析 | 第62-68页 |
4.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锚杆无损检测数据融合算法 | 第68-74页 |
4.4.1 D-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原理 | 第68-71页 |
4.4.2 相同激励振源的D-S数据融合 | 第71-73页 |
4.4.3 不同激励振源的D-S数据融合 | 第73-74页 |
4.5 浇注锚杆检测 | 第74-83页 |
4.5.1 浇注模型设计 | 第74-77页 |
4.5.2 不同浇注长度模型分析 | 第77-80页 |
4.5.3 不同浇注强度模型分析 | 第80-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5.1 结论 | 第84-85页 |
5.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