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导言第7-24页
    (一)选题缘由第7-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6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研究目的第16页
        2.研究意义第16-17页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1.研究思路第17页
        2.研究方法第17-18页
    (五)研究的新意和不足第18-19页
        1.研究的新意第18页
        2.研究的不足第18-19页
    (六)中外诚信思想概述第19-24页
        1.中国古代的诚信思想第19-20页
        2.现代西方的诚信思想第20-22页
        3.马克思主义的诚信理论第22-24页
一、诚信的内涵及意义第24-29页
    (一) 诚信的内涵第24-25页
        1.传统诚信的内涵第24页
        2.现代诚信的涵义第24-25页
    (二)大学生践行诚信的意义第25-29页
        1.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第26页
        2.大学生诚信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第26-27页
        3.大学生诚信有助于塑造国家的形象和声誉第27-29页
二、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研究第29-44页
    (一)基本情况介绍第29-33页
        1.问卷设计、发放及回收第29页
        2.调查对象的范围及人数基本情况第29页
        3.调查结果第29-33页
    (二)调查研究结果分析第33-44页
        1.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良好第33页
        2.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重视诚信第33-34页
        3.大学生诚信总体表现较好第34-35页
        4.大学生中不诚信的现象第35-42页
        5.大学生自我评析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第42页
        6.大学生对高校诚信教育现状的评价第42-44页
        7.大学生选择增强诚信的途径第44页
三、大学生中诚信缺失的性质及原因分析第44-49页
    (一)诚信缺失的性质分析第44-45页
        1.道德层面第44-45页
        2.违法犯罪层面第45页
    (二)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第45-49页
        1.大学生主观认识偏颇第45-46页
        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第46-47页
        3.学校诚信教育管理的粗疏第47-48页
        4.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第48-49页
四、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思考第49-60页
    (一)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诚信规范第49-52页
        1.提高诚信的修养水平第50页
        2.加强自我约束的能力第50-51页
        3.进行诚信自我评价第51页
        4.自觉抵制不诚信的思想和行为第51-52页
    (二)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第52-56页
        1.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诚信理论第52-53页
        2.引导大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诚信美德第53页
        3. 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第53-54页
        4.转变观念丰富诚信教育内容和方法第54-55页
        5.营造学校诚信文化教育的氛围第55-56页
        6.借鉴国外经验制定诚信奖惩措施第56页
    (三)加快社会诚信氛围的建设第56-58页
        1.加强社会诚信道德宣传第56-57页
        2.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文化氛围第57页
        3.加强社会诚信法制建设第57-58页
        4.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第58页
    (四)重视家庭诚信教育第58-60页
        1.家长应重视诚信教育第58-59页
        2.家长要及时纠正失信第59页
        3.家长应做诚信的表率第59-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件一第64-67页
附件二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招商广告和成都人文历史介绍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基于STM32的三维打印机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