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9-11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第一节 职业使命感 | 第12-15页 |
一、职业是使命感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二、职业使命感的定义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工作要求和工作倦怠 | 第15-17页 |
一、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 第15-16页 |
二、资源保存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工作倦怠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工作过载、角色模糊、工作家庭冲突 | 第18-21页 |
一、工作过载 | 第18页 |
二、角色模糊 | 第18-19页 |
三、工作家庭冲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问题提出 | 第21-2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思路 | 第21-22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1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24-28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样本的描述)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研究工具 | 第25-28页 |
一、工作倦怠量表 | 第25页 |
二、工作要求-资源问卷 | 第25-26页 |
三、工作资源量表 | 第26页 |
四、职业使命感量表 | 第26页 |
五、数据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28-53页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信度及效度分析 | 第28-31页 |
一、问卷信度分析 | 第28-29页 |
二、问卷效度分析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变量之间相关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节 差异性分析 | 第34-39页 |
一、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 | 第34-35页 |
二、年龄的方差分析 | 第35-36页 |
三、学历状况的方差分析 | 第36-37页 |
四、部门的方差分析 | 第37-38页 |
五、职位的方差分析 | 第38-39页 |
第五节 回归分析 | 第39-53页 |
一、工作资源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 | 第39-46页 |
二、职业使命感对工作要求和工作倦怠的调节作用 | 第46-53页 |
第六章 分析讨论 | 第53-62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3-56页 |
一、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各变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二、工作要求、职业使命感和工作资源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相关性 | 第54页 |
三、工作资源对工作要求和工作倦怠的调节作用。 | 第54-56页 |
第二节 研究发现 | 第56-59页 |
一、工作资源和职业使命感同时调节的作用分析 | 第56页 |
二、工作资源和职业使命感同时对工作家庭冲突和低成就感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三、工作资源和职业使命感同时对工作要求和工作倦怠的影响 | 第57-58页 |
四、工作资源和职业使命感同时对工作家庭冲突和玩世不恭的影响 | 第58-59页 |
第三节 研究建议 | 第59-62页 |
第七章 总结陈述 | 第62-64页 |
第一节 本研究的局限 | 第62-63页 |
第二节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