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课题研究意义第9页
    1.2 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及现状第9-12页
        1.2.1 国外发展概况第9-10页
        1.2.2 我国发展现状第10-12页
    1.3 转矩脉动抑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工作的基本理论第14-20页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第14页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第14-19页
        2.2.1 永磁同步电机中三相静止绕组的数学模型第15-16页
        2.2.2 三相静止绕组到两相静止绕组的变换第16-18页
        2.2.3 两相静止绕组到两相旋转绕组的变换第18-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产生的机理及其抑制的数学模型第20-35页
    3.1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产生的机理第20-21页
    3.2 零矢量抑制转矩脉动数学模型第21-32页
        3.2.1 零矢量转矩变化量的数学模型第21-24页
        3.2.2 零矢量抑制转矩脉动因素的数学模型第24-32页
    3.3 反电动势形状函数抑制转矩脉动数学模型第32-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第35-51页
    4.1 零矢量抑制转矩脉动的控制方法第35-41页
        4.1.1 零矢量抑制转矩脉动的技术方案第35-37页
        4.1.2 零矢量抑制转矩脉动的具体内容第37-41页
    4.2 反电动势形状函数抑制转矩脉动的控制方法第41-50页
        4.2.1 反电动势形状函数抑制转矩脉动的技术方案第42页
        4.2.2 反电动势形状函数抑制转矩脉动的具体内容第42-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第51-65页
    5.1 零矢量抑制转矩脉动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第51-60页
        5.1.1 零矢量抑制转矩脉动仿真结果分析第51-58页
        5.1.2 零矢量抑制转矩脉动实验结果分析第58-60页
    5.2 反电动势形状函数抑制转矩脉动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第60-64页
        5.2.1 反电动势形状函数抑制转矩脉动仿真结果分析第60-62页
        5.2.2 反电动势形状函数抑制转矩脉动实验结果分析第62-64页
    5.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6.1 总结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当代“作家型”文学理论教材研究
下一篇:新型SERS基底的模板法制备及其检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