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车轴过盈配合结构循环微动磨损的仿真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过盈配合构件微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微动磨损机理 | 第14-16页 |
1.2.2 过盈配合构件的微动性能 | 第16-17页 |
1.2.3 微动磨损的仿真研究 | 第17-18页 |
1.3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1.3.1 选题意义 | 第18-19页 |
1.3.2 研究目的与研究手段 | 第19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4 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微动磨损的循环计算模型 | 第21-24页 |
2.1 Archard磨损方程的修正 | 第21-22页 |
2.2 循环微动磨损定量仿真计算的实现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空心轴过盈配合小试样的循环微动磨损仿真 | 第24-42页 |
3.1 有限元模型 | 第25-27页 |
3.2 空心轴小试样与实心轴小试样微动参量的比较 | 第27-37页 |
3.2.1 小试样微动参量随微动循环周次的变化 | 第28-36页 |
3.2.2 小试样磨损轮廓随微动循环周次的变化 | 第36-37页 |
3.3 过盈量对空心轴微动性能的影响 | 第37-41页 |
3.3.1 过盈量对空心轴小试样微动参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2 过盈量对空心轴小试样磨损轮廓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空心车轴轮对结构的循环微动磨损仿真 | 第42-68页 |
4.1 实际轮轴模型 | 第42-47页 |
4.1.1 轮对受力情况及边界条件 | 第44-47页 |
4.2 空心车轴与实心车轴微动参量的比较 | 第47-62页 |
4.2.1 车轴微动参量随微动循环周次的变化 | 第48-61页 |
4.2.2 车轴磨损轮廓随微动循环周次的变化 | 第61-62页 |
4.3 过盈量对空心车轴微动性能的影响 | 第62-67页 |
4.3.1 不同过盈量下空心车轴微动参量的比较 | 第62-65页 |
4.3.2 不同过盈量下空心车轴磨损深度的比较 | 第65-67页 |
4.4 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