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火炮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试技术与设备论文

火炮新型动力后坐试验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2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8-11页
        1.2.1 火炮后坐模拟试验系统第8页
        1.2.2 火炮后坐模拟试验系统的现状与发展第8-11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2 火炮新型动力后坐试验方法的方案设计第12-27页
    2.1 新型动力后坐试验方法的设计思路第12-14页
        2.1.1 动力后坐试验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第12页
        2.1.2 新型动力后坐试验方法的物理模型第12-13页
        2.1.3 新型动力后坐试验方法的设计思路第13-14页
    2.2 火炮新型动力后坐试验方法的原理和特点第14-16页
        2.2.1 动力后坐试验方法的工作原理第14页
        2.2.2 动力后坐试验时弹丸的研制要求第14-15页
        2.2.3 自由后坐时后坐部分与弹丸的动量关系第15-16页
    2.3 新型火炮动力后坐试验方法的方案设计第16-27页
        2.3.1 动力后坐试验时弹丸初速与装药量的关系第16-17页
        2.3.2 装填参数变化对弹道的影响第17-20页
        2.3.3 装填参数变化量之间的关系第20-27页
3 火炮新型动力后坐试验方法的建模第27-37页
    3.1 动力后坐试验系统受力分析第27-28页
    3.2 动力后坐试验系统动力学耦合模型第28-37页
        3.2.1 基本假设第28页
        3.2.2 内弹道方程组模型第28-31页
        3.2.3 耦合模型的建立第31-37页
4 仿真及结果分析第37-54页
    4.1 耦合模型的流程图第37页
    4.2 装填参数的提取第37-40页
    4.3 耦合模型的验证第40-43页
    4.4 动力后坐试验的仿真及分析第43-46页
    4.5 装填参数变化对内弹道及后坐运动诸元的影响第46-54页
5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5.1 全文主要工作和结论第54-55页
    5.2 研究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鄞州区流动儿童“幼升小”情况调查研究
下一篇:泰国职业教育中的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