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3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7页 |
1.1.1 餐厨垃圾的产生及特点 | 第9-10页 |
1.1.2 餐厨垃圾主要处理处置方式 | 第10-13页 |
1.1.3 餐厨垃圾定向产酸技术概述 | 第13-17页 |
1.2 餐厨垃圾厌氧水解产酸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8页 |
1.2.1 餐厨垃圾定向产VFAs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2 VFAs的应用价值研究 | 第18-21页 |
1.2.3 餐厨垃圾产VFAs的重要影响因素 | 第21-28页 |
1.3 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8-3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2章 实验装置、材料及方法 | 第31-35页 |
2.1 实验装置 | 第31-33页 |
2.1.1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定向产酸小试反应器 | 第31-33页 |
2.2 餐厨垃圾及接种污泥的来源、性质 | 第33页 |
2.3 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第3章 盐对餐厨垃圾产VFAs的影响研究 | 第35-48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3.2 NaCl对产VFAs浓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 NaCl对产VFAs组分的影响 | 第37-41页 |
3.4 不同NaCl添加量下TS和VS的变化 | 第41-43页 |
3.5 不同NaCl添加量下氨氮浓度及SCOD溶出情况 | 第43-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油脂对餐厨垃圾产VFAs的影响研究 | 第48-59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4.2 油脂含量对VFAs浓度的变化 | 第48-49页 |
4.3 油脂含量对VFAs组分的变化 | 第49-53页 |
4.4 不同油脂含量下TS和VS的变化 | 第53-55页 |
4.5 不同油脂含量下氨氮及SCOD溶出情况 | 第55-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油脂与盐对餐厨垃圾产VFAs的综合影响研究 | 第59-68页 |
5.1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5.2 油脂与盐综合作用对产VFAs浓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5.3 油脂与盐综合作用对VFAs组分的变化 | 第60-63页 |
5.4 不同油脂与盐含量下碱金属离子的变化 | 第63-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餐厨垃圾产酸示范工程建设与运行效果研究 | 第68-83页 |
6.1 示范工程建设 | 第68-76页 |
6.1.1 示范工程的背景 | 第68-69页 |
6.1.2 示范工程的建设地点 | 第69页 |
6.1.3 示范工程的工艺流程 | 第69-71页 |
6.1.4 示范工程主要设备及其技术参数 | 第71-72页 |
6.1.5 设备安装调试 | 第72-76页 |
6.2 范工程运行效果分析 | 第76-78页 |
6.2.1 示范工程所采用餐厨垃圾的性质 | 第76-77页 |
6.2.2 示范工程运行效果分析 | 第77-78页 |
6.3 餐厨垃圾定向产碳源工程成本分析 | 第78-80页 |
6.3.1 餐厨垃圾产碳源工程成本分析 | 第78-80页 |
6.3.2 餐厨垃圾产碳源工程收益分析 | 第80页 |
6.3.3 餐厨垃圾产碳源工程总经济效益核算 | 第8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0-83页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第83-85页 |
7.1 结论 | 第83-84页 |
7.2 建议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