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城镇化相关理论介绍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 第17-23页 |
2.1 关于城镇化的相关介绍 | 第17-21页 |
2.1.1 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第17-18页 |
2.1.2 城镇化“S”形曲线理论 | 第18-19页 |
2.1.3 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方法 | 第19-21页 |
2.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 | 第21-23页 |
2.2.1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 第21-22页 |
2.2.2 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 第22-23页 |
第3章 长春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3-34页 |
3.1 长春市近代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 第23-25页 |
3.1.1 长春市的孕育和启蒙期 | 第23-24页 |
3.1.2 沦陷时期的城市规划发展 | 第24页 |
3.1.3 城市建设加速发展期转向萧条期 | 第24-25页 |
3.1.4 城镇化复苏及飞跃期 | 第25页 |
3.2 长春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3.2.1 长春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26-30页 |
3.2.2 长春市城镇化发展现存的问题 | 第30-31页 |
3.3 长春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1-34页 |
3.3.1 长春市经济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3.3.2 长春市经济发展现存的问题 | 第33-34页 |
第4章 长春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第34-45页 |
4.1 指标选取、数据选择及处理 | 第34-36页 |
4.2 模型介绍 | 第36-38页 |
4.2.1 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 | 第36-37页 |
4.2.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7-38页 |
4.2.3 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 第38页 |
4.3 长春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4.3.1 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 | 第38-42页 |
4.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2页 |
4.3.3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2-43页 |
4.3.4 方差分解 | 第43-45页 |
第5章 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 第45-50页 |
5.1 结论 | 第45页 |
5.2 促进长春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 第45-50页 |
5.2.1 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促进城镇化建设 | 第46页 |
5.2.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城镇化发展 | 第46-47页 |
5.2.3 完善和创新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差距 | 第47-48页 |
5.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 | 第48-49页 |
5.2.5 建设生态城镇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