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论文--教育技术学论文

PUSH机制下Web自适应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1 教育观念的改变第13页
        1.1.2 远程教育的发展需要第13页
        1.1.3 时代要求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第13-14页
        1.1.4 网络教育的发展第14页
        1.1.5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6-17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第17-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的意义第18-19页
    1.5 研究的方法及其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支撑理论第20-26页
    2.1 相关概念及其界定第20-21页
        2.1.1 适应与自适应第20页
        2.1.2 自适应学习系统第20页
        2.1.3 Web自适应学习系统第20-21页
        2.1.4 Push技术第21页
        2.1.5 Push机制下的Web自适应学习系统第21页
    2.2 相关基础理论介绍第21-24页
        2.2.1 个体差异理论第21-22页
        2.2.2 个性化学习理论第22页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2-23页
        2.2.4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第23-24页
    2.3 软件工程理论第24-26页
        2.3.1 软件的测试与评价理论第24-25页
            2.3.1.1 软件测试第24页
            2.3.1.2 软件评价指标第24-25页
        2.3.2 软件项目的管理理论第25-26页
第三章 Web自适应学习软件总体设计第26-58页
    3.1 设计方法介绍第26-29页
        3.1.1 软件设计方法介绍第26-27页
            3.1.1.1 Parnas方法第26页
            3.1.1.2 问题分析法(PAM)第26-27页
            3.1.1.3 可视化开发第27页
            3.1.1.4 面向对象方法第27页
        3.1.2 项目管理与开发介绍第27-28页
            3.1.2.1 基本思想介绍第27-28页
            3.1.2.2 软件开发基本原则第28页
        3.1.3 软件开发的基本模型第28-29页
    3.2 系统架构概述第29-31页
        3.2.1 软件架构介绍第29-30页
            3.2.1.1 软件架构的实践意义第29页
            3.2.1.2 系统架构的发展简史第29页
            3.2.1.3 系统架构建模第29-30页
        3.2.2 系统技术架构第30-31页
            3.2.2.1 基于SOA的架构介绍第30-31页
    3.3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第31-34页
        3.3.1 相关术语定义及说明第31页
        3.3.2 设计数据库的基本原则第31-34页
            3.3.2.1 设计数据库步骤第31-32页
            3.3.2.2 数据分析第32-33页
            3.3.2.3 概念模型设计第33页
            3.3.2.4 逻辑模型设计第33-34页
            3.3.2.5 物理设计第34页
            3.3.2.5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第34页
        3.3.3 数据库反规范化设计第34页
    3.4 Push机制下Web自适应学习系统的主要模型分析第34-38页
        3.4.1 学习者模型第35-38页
            3.4.1.1 学习者模型定义第35页
            3.4.1.2 学习者行为分析第35-36页
            3.4.1.3 学习者信息采集第36页
            3.4.1.4 学习者模型表示的方法第36-38页
        3.4.2 学习资源建模第38页
    3.5 关键技术分析第38-42页
        3.5.1 推荐系统的分类第38-40页
            3.5.1.1 基于规则的推荐系统第39页
            3.5.1.2 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第39页
            3.5.1.3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第39-40页
            3.5.1.4 混合推荐系统第40页
        3.5.2 实现资源推送的软件技术第40-42页
            3.5.2.1 在线推送第40-41页
            3.5.2.2 离线推送第41-42页
    3.6 Push机制下的Web自适应学习系统需求分析第42-45页
        3.6.1 身份认证第43页
        3.6.2 个性化学习资源定制第43-44页
        3.6.3 资源推送第44页
        3.6.4 资源过滤第44页
        3.6.5 信息收集时要注意的问题第44-45页
    3.7 Push机制下自适应学习系统主要模块分析第45-52页
        3.7.1 安全认证模块第47-48页
        3.7.2 个人资源第48页
        3.7.3 资源推送第48-49页
        3.7.4 资源检索第49页
        3.7.5 资源定制第49-50页
        3.7.6 资源评价第50页
        3.7.7 学习交流伙伴第50页
        3.7.8 学习风格测试(偏好)第50-52页
        3.7.9 资源管理第52页
    3.8 Push机制下Web自适应学习后台系统功能分析第52-56页
        3.8.1 Push机制下Web自适应学习系统架构第52-53页
        3.8.2 系统前端工作流程第53页
        3.8.3 Push机制下的Web自适应学习系统后台架构第53-54页
        3.8.4 资源推送模块第54-56页
    3.9 系统工作流程第56-58页
第四章 PUSH机制下的Web自适应学习软件的实现第58-91页
    4.1 软件开发的环境第58-59页
        4.1.1 硬件环境第58页
        4.1.2 软件环境第58-59页
    4.2 学习平台首页第59-60页
    4.3 后台管理首页第60-61页
    4.4 后台管理实现第61-64页
        4.4.1 用户管理实现第61-62页
        4.4.2 注册用户管理实现第62-63页
        4.4.3 学习资源管理模块第63-64页
    4.5 学生页面实现第64-73页
        4.5.1 学习风格测试模块第64-66页
            4.5.1.1 实现界面第64-65页
            4.5.1.2 关键代码第65-66页
        4.5.2 基本设置模块第66-67页
            4.5.2.1 推送配置第66页
            4.5.2.2 资源定制第66页
            4.5.2.3 修改密码第66-67页
        4.5.3 学习资源第67-69页
            4.5.3.1 学习资源第67-68页
            4.5.3.2 作业资料列表第68-69页
        4.5.4 资源推送第69-70页
            4.5.4.1 学习者第69页
            4.5.4.2 学习资源第69-70页
            4.5.4.3 系统消息第70页
        4.5.5 个人资源第70-73页
            4.5.5.1 浏览历史第70页
            4.5.5.2 搜索历史第70-72页
            4.5.5.3 下载历史第72页
            4.5.5.4 个人云盘第72-73页
            4.5.5.5 我的收藏第73页
        4.5.6 资源评价第73页
            4.5.6.1 我的评价第73页
    4.6 后台部分配置文件和公共代码第73-91页
        4.6.1 SSH架构配置bean.xml文件第73-78页
        4.6.2 SSH架构配置struts-config.xml文件第78-79页
        4.6.3 公共数据库操作代码第79-91页
第五章 软件测试与评价第91-97页
    5.1 软件测试与设想第91页
    5.2 实验目的与假设第91-92页
        5.2.1 实验的方法介绍第91-92页
        5.2.2 实验过程介绍第92页
    5.3 实验数据收集及分析第92-96页
        5.3.1 本次实验数据收集第92页
        5.3.2 实验数据分析第92-96页
            5.3.2.1 来自学生评价第92-94页
            5.3.2.2 系统成绩分析第94-96页
    5.4 实验结论第96-97页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97-100页
    6.1 总结第97-98页
    6.2 不足与缺陷第98页
    6.3 展望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3页
附录A 学生对系统的评价问卷第103-10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骈字分笺》整理与研究
下一篇:自噬在棕榈酸诱导的足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