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问题提出与意义 | 第7-8页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8-12页 |
1.2.1 公立医院的概念 | 第8-9页 |
1.2.2 公立医院公益性 | 第9-12页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广东省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的表现 | 第17-27页 |
2.1 广东省公立医院追求公益性的初期努力 | 第17-18页 |
2.2 公益性缺失的表现 | 第18-27页 |
2.2.1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丧失 | 第18-21页 |
2.2.2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适宜性和合理性不足 | 第21-23页 |
2.2.3 基本医疗服务的普遍可承担性水平低 | 第23-25页 |
2.2.4 公立医院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不再重视体现社会公平 | 第25-26页 |
2.2.5 医学服务延伸意识缺失 | 第26-27页 |
3 广东省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7-36页 |
3.1 广东省公立医院医患双方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认知调查 | 第27-29页 |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7页 |
3.1.2 医患两者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认知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3.1.3 医患人员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认知对比 | 第28页 |
3.1.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3.2 公益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9-36页 |
3.2.1 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影响 | 第29-30页 |
3.2.2 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 | 第30-32页 |
3.2.3 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扭曲 | 第32-33页 |
3.2.4 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失调 | 第33-34页 |
3.2.5 医疗服务的监管力度不够 | 第34-36页 |
4 国内外公立医院公益性建设模式及经验借鉴 | 第36-40页 |
4.1 国外政府公立医院确保公益性模式及经验借鉴 | 第36-38页 |
4.1.1 美国政府对公立医院管制的个性经验及启发 | 第36页 |
4.1.2 德国对公立医院实行自上而下的权利下放 | 第36-37页 |
4.1.3 新加坡医院集团化改革与医疗服务功能整合 | 第37-38页 |
4.2 其它省份公立医院改革确保公益性的经验——以三明医改为例 | 第38-40页 |
5 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0-52页 |
5.1 政府发挥主体责任 | 第40-42页 |
5.1.1 引导政府责任回归 | 第40-41页 |
5.1.2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 第41-42页 |
5.1.3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 第42页 |
5.2 完善公立医院财政可持续投入和补偿机制 | 第42-45页 |
5.2.1 把握重点,明确投入方向 | 第43页 |
5.2.2 创新投入机制,优化投入方式 | 第43-44页 |
5.2.3 科学解决以药养医问题 | 第44-45页 |
5.2.4 规范医疗保险的结算方式 | 第45页 |
5.3 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体系 | 第45-47页 |
5.3.1 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 | 第46页 |
5.3.2 定期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 第46页 |
5.3.3 建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效果评价体系 | 第46-47页 |
5.4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 第47-50页 |
5.4.1 理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实现管办分开 | 第48页 |
5.4.2 加强内涵建设,优化综合目标管理 | 第48-49页 |
5.4.3 健全公立医院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 第49-50页 |
5.5 遏制公立医院主动盈利的趋向与渠道 | 第50-51页 |
5.5.1 科学解决以药养医问题 | 第50页 |
5.5.2 规范医疗保险的结算方式 | 第50页 |
5.5.3 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支付机制改革 | 第50-51页 |
5.6 加强医疗服务的监管 | 第51-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